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 不是亡灵的画廊_走不出的风景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刑者有疆 发布时间:2017-05-28
摘要:优秀的思想史,也应该文采飞扬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写作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蒙木 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是最优秀的西方思想史教材之一,惠顿学院历史教授赫尔姆赖克说,探讨欧洲近现代史的教师和学生几乎无人不读这部著作。 在大文化语境中讲述

优秀的思想史,也应该文采飞扬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写作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蒙木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 不是亡灵的画廊_走不出的风景


  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是最优秀的西方思想史教材之一,惠顿学院历史教授赫尔姆赖克说,探讨欧洲近现代史的教师和学生几乎无人不读这部著作。


  在大文化语境中讲述思想史


  该书彻底实践了拉夫乔伊(当代著名的思想史家)的思想史观,把氛围、情绪、思潮全部纳入思想史,把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变革都列入考察对象,揭示他们内在的关联和相似性。斯特龙伯格说:“思想史应该成为一种了解我们西方欧洲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的导引:导引学生接触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希望他们将来能更深入地探讨;把这些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联系起来;揭示思想的连续性和谱系;显示这些思想是如何在大文化语境中相互联系的。”


  《西方现代思想史》可以被视为一部叙事考究、文采横溢的文化史。它把文化史演绎为多种声音的对话场,充满交锋和传承的缤纷故事。例如该书关于康德的论述,它把康德放在“浪漫主义和革命”一章,提出1780~1815年革命至少包括3个革命:法国革命、康德革命和浪漫主义革命,当然还可以加上工业革命;“它们不期而遇,相互重叠,相互影响,但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斯特龙伯格引用马克思、海涅的观念,指出“康德哲学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康德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黑格尔。这样,我们阅读康德,就有了一个立体的时代背景和传承谱系。


  从多个角度展现一位思想家的成就


  《西方现代思想史》论述一个思想家,并不仅仅只在一个章节里,而是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多角度地呈现该思想家的成就。例如关于弗洛伊德,被首先列在《从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一章的最后一节介绍弗洛伊德的身世、基本思想和活动。前一节是尼采,这里从文学谈起,显然把尼采和弗洛伊德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教父:“弗洛伊德和萧伯纳是同龄人。他深受尼采启发,但只比尼采小12岁。……”隔一章,弗洛伊德又被放在《困境中的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一章的中间,“此时,弗洛伊德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人物”。弗洛伊德把他的理论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发表了《文明及其不满》、《一个幻觉的未来》,开始了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冲撞与叠合。“这一时期,总的说来,弗洛伊德俨然成为战后几十年中的一位思想巨擘。”本章重点解读了乔伊斯、劳伦斯、卡夫卡、赫胥黎等。巡礼这些光辉四射的文学成就的时候,“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无处不在”。该书对弗洛伊德除了这两次集中论述以外,还有20多处涉及了这个名字。


  思想,原本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和作者一样广泛阅读,也许有人会说斯特龙伯格的原创性并不强,很多优美的表达来自别人的著述,例如关于康德的论述就大量撷取了卡西尔的《卢梭·康德·歌德》,关于弗洛伊德的论述撷取了弗洛姆的《认识弗洛伊德》。但我们仅仅读一本书就知道了这么多的东西,这仍然要感谢思想史家的眼光。他让思想史走出哲学这个狭隘的学科领域,让普通读者能津津有味地阅读并理解这些似乎高傲的思想。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这种写法,不得不让我们感慨时下教材写作的落后。它们谈先秦诸子,让人感到晦涩难读;谈魏晋玄学,让人摸不着头脑;谈朱熹、王夫之的煌煌巨著,让人望而生畏;让梁启超、章太炎等印入人们大脑的则多属于革命史逸事……所谓思想,似乎都那么玄远;而这些大师们一旦进入思想史,又被意识形态烘烤成干巴巴的教条。中国思想史被改组为一座先贤祠,里面供奉着老庄、孔孟等,对他们的评价,无非时代背景、生平简介、范畴概述、阶级分析的八股叙述,远离我们的生活和时代。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而不是亡灵的画廊。”《泰晤士报》评论《西方现代思想史》的话,移用来批评我们的思想史,太恰当了。只要从事教材写作的学者们观念不变,素养不变,这种制式写作就不可能根本改观。所以,《西方现代思想史》所透出的思想史写作观念值得我们汲取。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思想史观,也同时揭示了思想本质的一面———思想,原本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生活的姊妹、时代的镜像;来自我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理解,最后仍然指向我们的当下生存。阅读柏拉图、康德、维特根斯坦等,都必须把语言和逻辑还原为现实,结合时代和生活进行理解。


  该书导论结尾处很发人深省:“一个世纪以前,恩斯特·勒南说过,沉湎于过去,可以逃避当下的沉沦时代;‘那里的一切都是美的、文明的、真实的、高贵的。’在这个‘思想乐园’中,他感觉自己可以稳稳当当地对付逆境。或许我们必须回到这个主题,因为这是我们为了生存而寻访前人言论和思想的主要理由。”


  《环球时报》(20050328日第十九版)

责任编辑:刑者有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