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转破解千古之谜----试论《老子》的思想体系 (下)

来源:不逾矩 作者:不逾矩 发布时间:2017-04-22
摘要:先秦研究选粹 四、老子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道德经》中所占篇幅最大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具体说明为君者 如何处世处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当然,对于一般人而言, 这一切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而这也就是《道德经》不仅是一本帝王如何面
先秦研究选粹 四、老子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道德经》中所占篇幅最大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具体说明为君者 如何处世处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当然,对于一般人而言, 这一切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而这也就是《道德经》不仅是一本帝王如何面南为君 的教科书,同时也具有异常深远和广泛的社会意义的原因所在吧!   1、无为   “无为”,这是老子提出的处世处事最基本原则和方法。为了阐明这一原则和 方法,他在《道德经》中反反复复地多次提到和论述了它。那么什么是无为呢?这 是个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也是许多人非议老子的关键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无为似乎就是一切静观其变、无所作为,也有许多人把“无为” 理解为不妄为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而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 既不是要大家坐享其成,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也不是要大家不 胡作妄为,而无论什么时候还是什么地方,从来也都没有人会鼓吹什么胡作妄为的 观点和思想。   老子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是在第二章,也就是在归纳出了玄律是永恒性、 普遍性的自然规律之后,紧接着就提出来的: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措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 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由于丑恶已存在的缘故;而皆知何为能,才会訾议“ 不能”。有无相互依存而生,难易相对而言才成,长短相互比较才有,高对比于下 才会有盈,高低音相配音声才可相和,前后相互跟随才有方位不同,这些“同出异 名”的两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对立统一体--玄的现象,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自 然规律--玄律。  因此,圣人以一切顺从自然规律的方式处事,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教化众人,筹 措万物而不自居创始人,不标榜自己的辛劳贡献,大功告成也并不以功臣自居。然 而正是由于圣人的无争和不居恰好符合了永恒的玄律,反而使得他们的功名万世流 传,永不磨灭)”。   所以,事情很明显,老子之所以会提出“无为”的原则,首先就是因为他认识 到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永恒性、普遍性客观规律,因而人类只能顺从它处 事,而不能逆水行舟或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否则必然失败。“圣人”则正是由于 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才会“居无为之事”,而不是自行其是。因此,老子的“无 为”原则和概念的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切都要顺从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能自行其 是,而不是什么无所事事的不作为或不胡作妄为。因此,他才会在后来进一步提出 “为无为”的观点,明确告诉我们,无为不是不作为,作为还是一定要有的,只是 这个“为”的方法是“为无为”,是一切按照自然规律而为,而不是自以为是和自 行其是之为。   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来看,老子提出的这个“无为”原则的意义是多么正确和 深远啊!要是他的后人真都能够依据他这个基本原则办事,能够一切按照自然规律 处事,那么,“大跃进”、文革浩劫等一系列人为灾难就都可以消弭于无形了,那 将是中华民族多么巨大的幸事啊!   所以,把自己对于“无为”的错误理解和无知强加于老子,然后再加以驳斥、 批判,这大概在2500多年前老子在世时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通病了,以至于老 子本人也不能不感叹:“言有君,事有宗,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也令人不 能不感慨要真正落实“理解”二字谈何容易啊!
责任编辑:不逾矩

上一篇:是荒谬还是警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