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以文化沃土培植法治大树 首届人民法治论坛开启中国法治建设新航程

来源:钱弘道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 作者:钱弘道北京大学法学博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来源:人民法治 “任何制度文明背后都有文化基因和文化支撑,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2月18日,在由《人民法治》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上,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掷地有声的观点赢得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人民法
来源:人民法治 “任何制度文明背后都有文化基因和文化支撑,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2月18日,在由《人民法治》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上,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掷地有声的观点赢得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人民法治论坛”是《人民法治》杂志社积极履行国家级法治媒体职责,主动搭建平台推进法律实务工作人员与法律科研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一次重要尝试,是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次具体行动。首届论坛即以“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为主题,擎起“以文化沃土培植法治大树”大旗,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航程。 本届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共北京市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田明海主持。《人民法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陈文斌,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立勇分别致辞。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江必新会长指出,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文化有各种类型,有品质高低优劣之分,只有提炼好、研究好、发展好相应的文化,才能使人类的进步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任何制度文明背后都有文化基因和文化支撑,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是不行的。文化有经世致用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人文境界、传播境界六种境界。经世致用境界生化出激发力,学术境界生化出说服力,艺术境界生化出感染力,道德境界生化出感化力,人文境界生化出熏陶力,传播境界生化出激发力,这六种力量的聚合,无疑会让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没有高品质的法治文化,不可能建成高品质的法治国家。 江必新会长强调,开发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强调法治文化自信。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没有文化自信,就等于没有精神脊梁。西方的法治文化并不是唯一类型的法治文化,不能把西方的法治文化当成是普世的、唯一的、最优秀的或者是未来的必然归属。我们必须传承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建构适合于我们国情,与我们传统文化能够产生某种合理联系的新的法治文化。只有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才能正确指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只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话语体系和法治文化,才能够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法治话语权,才能够增加国际法治话语体系中的中国元素。 江必新会长进一步指出,开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百炼成钢、久久为功。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个长期的积淀、筛选、比较、淬炼的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要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二要在研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上下功夫,三要在理性分析上下功夫,四要在整合、融合上下功夫,五要在转化、创新上下功夫,六要在归纳、提炼上下功夫。 在随后的会议主题发言阶段,13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主题作了精彩发言。主题发言分别由《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总编辑陈惊天,《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单一良主持。在第一单元的主题发言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何家弘,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胡建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周军,《中国法治文化》月刊执行总编辑、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王运声分别就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法治文化与文学传播、法治文化自信、行政法文化革新与法治政府建设、善治与法治文化实践、法治文化的认知与感知等作了精彩发言。 李德顺教授在阐释了“法治文化”的由来和意义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主体,以追求新型的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公平正义”是我国法治的核心理念,打造法治文化的目标在于为“法治中国”培土浇水、立标塑型,而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首先要让“法治”的目标明朗起来,让“法治”的权威性树立起来,让“法治”的形象鲜活起来,让“法治”的优越性和魅力展现出来。 王运声总编辑则认为,认知法治文化和感知法治文化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构建中国法治文化的基础与前提,是实现良法之治,获取法律实施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在认知层面,我们的法治文化强调依宪治国,强调法治思维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强调尊崇法律、遵守社会规则的全新治国安邦理念所需的法治文化,这种法治文化将给中国增添全新的治国理念,增添法律至上、摒弃人治的新时代的法治文化;在感知法治文化层面,如果法治文化没有法治组织建设和组织法治文化实践活动,没有法治载体建设的跟进,人们还是无从感受法治文化的存在。 在第二单元主题发言中,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永东,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立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支振锋,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院长林松涛,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秘书长朱崇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北京高校中特理论协同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江伟,主要围绕中国现代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法治文化与大国崛起、“两创”精神与无讼文化、中国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新形势法治文化建设重点、中西廉政文化对比与互补等作了精彩发言。 支振锋副研究员在对比了中西方发展史后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功,必定是各方面、各行业、各系统的全面成功。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充满悖论的一体两面:一方面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国家发展转型中,没有坚强领导核心的国家,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国家;另一方面,是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不仅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勇气,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尊重法治,厉行法治,建设高效、廉洁和公正的法治系统,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而西欧文化和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法治可能是最为兼容的,或者说,这两种文明率先找到了与现代法治的兼容共生之道。 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立勇则通过“依法治企”的鲜活案例说明推进企业发展同样需要“法治文化”建设。他认为,就企业自身而言,“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强化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意识、,确保企业健康合法有序地实施经营行为、增强员工法律意识和观念和提升和巩固企业社会形象、维护企业声誉;就企业与企业而言,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预防恶性竞争事件发生;而就企业与社会而言,则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带动企业和公众自觉形成守法的意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秩序的法律价值和倡导崇尚公德的社会风气。 江伟副教授从廉政文化入手探讨法治文化。他指出,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共生体,它以廉政为其价值追求、以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廉政文化有根性,不同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特性的廉政文化。中西文化历史渊源不同,政治生态环境迥异,廉政文化在其运行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的廉政文化特征如水,软约束性强,依据于人的善知与良知,功在扬善;而西方的廉政文化特征则如火,硬约束性强,依据于国家的强制力,功在止恶,两者虽用力方向不同,但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中西廉政文化互补将完善和丰富人类廉政文明建设。 朱崇坤秘书长则对我国法治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实现法治最重要的还是要首先要在我国建设以人本主义、平等主义、理性主义、权利本位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法治文化。比如,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建立并夯实法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推进公民社会的建立,创造法治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厉行法制,加强法治文化发展的实践基础;加强法治文化教育与宣传等等。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苏泽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首届人民法治论坛”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问题,达成了很多共识,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智力成果,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论坛关于“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主题充分领会并贯彻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会议精神,现实意义重大。本次论坛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围绕法治文化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展开了研讨和论述,一是针对法治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性质与特点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二是围绕法治文化与文学、艺术,与管理、治理,法治文化与廉政、监督,与软实力提升、大国崛起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三是聚焦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苏泽林副会长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中国法治文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下法治建设必需着力开展和推进的重点系统工程。今后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传承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化成果来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是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把法治文化建设放在整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大盘子”当中,传承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来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条件。 那么,如何才能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做好法治文化建设?苏泽林副会长认为,应该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范畴和重大问题,为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二是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切实提升中国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中国法治文化的软实力;三是要坚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四是要坚持全方位、高层次和多样化的建设路径。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人民法治》杂志社一直致力于为良法善治发声、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人民法治》杂志、人民法治网、人民法治论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丛书等多种形式在内的传媒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作为其年度核心学术活动,“人民法治论坛”将在今后每年择期举办,力图打造成为中国法治媒体领域品牌论坛。 责任编辑:南方
责任编辑:钱弘道北京大学法学博

上一篇:政府诚信: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