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托管公司行使股权转让的条件是否成就。纵观本案事实,本案含章公司向托管公司借款系赵晓平介绍的,托管公司为确保所借含章公司的500万元款项得以偿还而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除要求含章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大庆以个人资产提供担保外,借款协议明确约定由赵晓平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海东发公司以各自持有托管公司的全部股份对含章公司的借款及违约责任提供质押担保。根据借款协议第五条的约定,托管公司转让海东发公司持有的股份是海东发公司事先授权的,且唯一的前提条件是“乙方(即含章公司)不能按时归还借款”。本案含章公司的借款到期日为2005年6月29日,含章公司在借款期限届满时仅偿还了10万元借款,其余款项并未偿还。在此后近两年的时间内,含章公司仍未偿还任何款项,海东发公司也未承担担保责任,托管公司并未行使质押权转让海东发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直到2007年6月19日,海东发公司在相关各方为解决500万元借款担保事宜召开的专门会议上明确表示不再对含章公司所借款项提供担保之后,托管公司才采取了转让担保人海东发公司股份的行为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含章公司未足额偿还所借款项、担保人海东发公司未承担担保责任且明确表示不再继续提供担保的情况下,托管公司的合法权益正面临被侵害的境地,托管公司有权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和借款协议中的相关约定转让海东发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以实现其债权。根据本案一、二审及本院提审查明的事实,托管公司转让海东发公司股份的行为不仅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而且也符合借款协议的相关约定,更没有违背海东发公司的全权授权,因此,本院认定托管公司行使股权转让行为的条件已经成就,托管公司转让海东发公司股份的行为并无不当。一、二审判决以海东发公司在会议纪要中对含章公司所借款项明确表示不再提供担保为由,认定海东发公司撤回了对托管公司转让股份的授权,没有事实依据,也不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四、关于股权转让协议是否合法有效。本案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性、有效性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海东发公司对托管公司的授权是否合法存在、股权转让程序是否合法、借款协议无效是否必然导致股权转让协议无效以及股权转让协议本身的效力问题。1、关于海东发公司的授权。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海东发公司在借款协议中明确授权托管公司在含章公司不能按时归还借款时转让其公司股份并优先用于归还借款,相关各方还事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便执行。至托管公司实际办理转让股份时,海东发公司不仅未承担担保责任,而且从未撤回对托管公司的上述授权。2007年6月19日的会议纪要虽记载了海东发公司不再继续提供担保的事实,但不能构成对托管公司转让海东发公司股份授权的撤回。因此,托管公司在办理本案股权转让事宜时,海东发公司的授权依然合法存在。海东发公司2007年6月24日、25日在《齐鲁晚报》上刊登声明称“自本声明之日起,现在不委托托管公司以每股1.26元或任何价格转让上述股权”,该声明发生在股权转让行为发生之后,不能影响此前已经发生的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2、关于股权转让程序。托管公司的章程规定了公司股东转让公司股份时其他股东享有的优先购买权,托管公司在办理转让海东发公司股份事宜时,事先向公司其他所有股东发出了购买股份的通知,同时也办理了解除股份质押手续,因此,托管公司在办理转让海东发公司股份事宜时履行了公司内部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本案股权转让在程序上没有瑕疵。3、关于借款协议与股权转让协议的关联性。本案借款协议属于企业之间的借贷,已被生效判决确认为无效。本案股权转让协议系因借款协议而派生,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股权转让协议显然属于另一法律关系,其目的与宗旨不同于借款协议,其内容亦不为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因此,借款协议的无效不能必然地导致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应当依据其本身的效力要素进行审查和认定。4、关于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涉及协议主体、客体及内容三个方面。从主体看,海东发公司合法拥有托管公司股份,有权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以特定价格转让其股份;托管公司作为目标公司和受托方,有权同时亦有义务依据公司章程和委托人的委托办理股权转让事宜;张德俊作为受托人,在公司其他股东未行使优先购买权时,有权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购买转让方拟转让的股份。本案并无证据证明其受让股份存在恶意,张德俊受让股份的资金来源于公司其他股东本身并不为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所禁止。从客体看,本案股权转让方所转让的股份并非为法律所禁止的转让物。从内容看,海东发公司在股权转让协议中事先填好了转让方、拟转让的股份数额、转让价格、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承诺拟转让的股份未设定任何抵押、质押等担保物权,并在转让方处签字、盖章,构成了确定的要约,一旦受让人承诺,股权转让协议即告成立。本案股权转让协议之内容,正是因受让方张德俊的合法、有效承诺而确定的。由于协议内容系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亦不为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股权转让协议第八条还明确约定“本协议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故本案股权转让协议已于2007年6月22日发生法律效力。一、二审判决认定本案股权转让协议无效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纠正。 此外,股权转让的价格是否合理也是衡量股权转让协议效力的因素之一。本院在再审审查及提审期间均曾要求各方当事人就本案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合理提供证据及质证意见。对此,海东发公司、赵晓平主张本案股价应该在1.4亿元左右,但未提供证据支持;托管公司则认为海东发公司、赵晓平的主张没有计入公司的成本、负债以及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售股性质。结合公司在通知其他股东购买海东发公司、赵晓平股份时没有股东愿意购买、同时期托管公司其他股东公告出售股份的价格、其他股东实际转让公司股份的价格以及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等事实和证据,托管公司认为公司的股价在本案转让行为发生时应在每股1.2元至1.8元之间,并愿意向海东发公司、赵晓平补偿最高价1.8元与实际转让价1.26元之间的差额部分。由于各方分歧极大且海东发公司、赵晓平在本院调解期间发函明确表示不同意继续调解,因此,本案调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综合考虑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海东发公司、赵晓平的主张没有考虑托管公司的成本、负债以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售股性质,而托管公司的主张则综合考虑了公司成本、负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售股性质,同时有其他股东拒绝购买海东发公司及赵晓平股份、同时期其他股东转让股份的价格、同时期其他股东公告出售股份但未达成交易的价格以及托管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等事实和证据予以佐证。但因无评估机构对股权转让时的股份价值进行评估,本院目前尚难以认定本案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合理。何况,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差价损失的争议不是本案审理范围,本院对此节事实不予审理。双方对此存在争议,可另循法律途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