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弥合严重撕裂的“甘南记者被打事件”舆论场?
来源:长安剑 作者:王贤臻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20
摘要:黑龙江甘南“警察打记者”事件已经发酵了N天,最新进展是:甘南县委书记公开道歉,涉事派出所一名副所长被撤职。然而,此举并未平息舆论场的汹涌纷争,甘南,依然处在风暴眼。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做过记者,也深入过警察群体。今天,长安君的朋友圈
黑龙江甘南“警察打记者”事件已经发酵了N天,最新进展是:甘南县委书记公开道歉,涉事派出所一名副所长被撤职。然而,此举并未平息舆论场的汹涌纷争,甘南,依然处在风暴眼。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做过记者,也深入过警察群体。今天,长安君的朋友圈四分五裂:媒体的朋友在高呼:“舆论监督权不容侵犯!”警界的朋友在悲鸣:“警察永远在当舆论的炮灰,以后谁敢保卫校园安全?”还有吃瓜群众慨叹:“怪事,记者暗访学校,警察先被处分?”
各方各执一词,舆论场的撕裂再次呈现。但这中间是否该有同一条准绳?用这条准绳衡量,究竟谁“越界”了?对此,长安君有四句话想说——
第一句,对甘南:无论是“营养午餐”的真相,还是“校园安保”的红线,首先是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损害孩子的利益。
《中国教育报》两位记者的“暗访”,是因为接到举报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教育局存在克扣学生营养午餐补助等违规行为,刘博智、刘盾两名记者现场发现,该县兴十四镇中学,将“腐烂生鸡蛋”当作学生营养午餐发放。
长安君曾采访过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部、财政部等为了给贫困地区农村的中小学生补充膳食营养,规定了“每人每餐4元”的补助标准。实施之初,每年中央和地方的支出是300亿元,现在,只会更高。 从孩子的利益出发,防止雁过拔毛,记者的监督很正当。黑龙江省教育厅也已经下文,在全省开展营养餐工作检查。 值得商榷的是监督手段。记者为了取得“实料”,在非放学时间,进入校园,给孩子发放糖果,在被校方发现后,仍拒绝透露身份,不禁让很多家长捏了一把汗:“这次是记者,下次万一是歹徒呢?” 今天,《一位母亲写给中国教育报的信》被广泛转发。信中问:“如果警察不敢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会由谁去保护?”
记者调查是为了孩子,警察保卫校园安全也是为了孩子。孩子的利益,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初衷。 在这个初衷面前,请先放下自我和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