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革命的悖论 我在阅读《奥威尔传》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波澜起伏的,就像革命,只是我是波澜的却并不壮阔。我一刻不停歇的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已是凌晨三点一刻。那是在南宁四月的夜里,已是暑气逼人。 我发现我并不能理解奥威尔,我也不能理解他的《动物庄园》,那时的我还没有读到他的《一九八四》,还没有读过《奥威尔传》。说实话,奥威尔的文字很一般,而真正打击人心是他的那具有穿透力的思想——革命的悖论。他能够在一本薄薄的《动物庄园》里就将革命的本质真实而又充分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又一次翻出了《动物庄园》,一字一句,逐字逐句。它甚至比我们的历史更真实,更能打动人们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灵。他用这样隐晦的笔触向我展示了一幅革命的画卷,说的是动物,隐喻的却是人。革命的美好愿景与革命的荒唐现实,在猪与人碰杯的声音里,碎了一地······ 革命是需要激情,最初的革命也是有激情所推动的。但这本身就有一个弊端,激情一方面可以冲昏了人们的头脑,另一方面激情无法持久。革命往往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无私奉献,一面是鲜廉寡耻,这就是革命的悖论。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革命只中的每一个人,为了争取自由,最终却不得不被奴役。为了追逐正义,最终却不得不被阴谋所击碎。 就像《动物庄园》所揭示出来的那样。自由既包括行为自由,也包括心灵自由。行为自由遭受限制并不稀奇。更令我们感到无法忍受的是:心灵的自由是可以被摧毁的,人的灵魂也是可以被俘虏的,这才是革命的可怕之处,他让人被心甘情愿的奴役,而忘记抗争的权利与义务。而在这一点上《1984》比《动物庄园》要揭示得更加的露骨,更加的深刻。 可是,《动物庄园》毕竟是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切,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一切为什么产生而又如何产生。为什么我们的心灵也会遭受奴役?就像当年的纳粹,为什么一个国家整体陷入疯狂?还比如我们的那十年,一个社会会整体陷入暴虐,而且还持续十年之久?这一切在今天的社会会不会再次发生? 实际上,革命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人与人群体性的相互伤害,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情绪激发出来,就像《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们”在举事的前夜,是如何将这一种革命的激情激发出来的?这是一种累积之后的结果。这种结果在被有心者利用,就会成为一场革命。那么,问题在于这样的革命是否必要?又是否是一种必然? 革命或许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革命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