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休公务员这样看《人民的名义》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发布时间:2017-04-22
摘要:转载研究 一个退休公务员这样看《人民的名义》李克军的博客X最近,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非常火。虽然仅在湖南卫视播出,但网络上的评论褒贬不一、争吵激烈,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出于好奇,我通过网络补看10多集之后,又跟着电视直播看到40集。说老实话,我
转载研究 一个退休公务员这样看《人民的名义》李克军的博客X最近,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非常火。虽然仅在湖南卫视播出,但网络上的评论褒贬不一、争吵激烈,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出于好奇,我通过网络补看10多集之后,又跟着电视直播看到40集。说老实话,我这个退休多年的闲人,既与官场生活有所疏离,又缺少文化传媒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可能对这部影视巨制作出精当评价,只能谈点粗浅观感,凑个热闹。我觉得,周梅森先生精心创作并受到官媒推崇的这部反腐大戏,确有诸多亮点,但也有不少缺陷甚至硬伤,可谓瑕瑜互见、可誉可毁。——它对官场腐败的严重性、复杂性以及整个官场生态的严重霉变,揭露得比较充分全面,对反面人物的塑造也比较成功。尽管“史上尺度最大”、“令人震撼”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各类典型案例和腐败现象,在剧中基本都有展现,并通过一段段曲折的故事和影视剧特有的视听画面进行了比较生动具体的描述。就反面人物的塑造而言,从小官巨贪赵德汉,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祁同伟,再到老谋深算、满口高调的高育良,10多个大大小小的贪官和奸商,各具不同的特点,而且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也可以说,这些“以人民的名义”搞腐败的故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感染力、传播力;它既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又可以与民众痛恨腐败、怨恨不公的心理产生共鸣,增强人们对腐败危害性及反腐斗争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这大概是本剧的主要亮点,也是它得到官方认可,并受到部分观众热捧的主要原因。——它塑造的正面形象各个正气凛然、大智大勇,这当然符合我党“正面宣传为主”和“坚定必胜信心”的精神,但有明显的“高大全”倾向,社会影响也具有双重性。从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侯亮平,到敢于碰硬、亲民务实的沙瑞金,再到老当益壮的陈岩石、不计名利的易学习、雷厉风行的李达康、精明强干的陆亦可、嫉恶如仇的赵东来,几乎所有正面人物都是完美无缺的超人,只有李达康存在些许瑕疵。这种“天使化”、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法,不但能够确保政治正确和顺利通过审查,而且可以一定程度地帮助人们看到 我党打虎拍蝇的决心,提振反腐斗争必胜的信心,按周梅森先生的说法,就是可以“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在我们这个高度崇尚和依赖“英模”的国度里,这方面的积极作用确实不该否认。但是,由于这些“高大全”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那么,一些熟知官场实态或喜欢求真儿的人们,不但不会受到鼓舞和教育,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那些由此“看到希望和梦想”的人们,“迷信清官”和“远来和尚会念经”的意识则会有所强化。而愚昧的人治思维,恰恰是与制度化反腐背道而驰的。——它注意到了优化政治生态这个“治本”性课题,但过分渲染思想教育和依赖组织“选贤”、“正风”的效力,在凝集改革共识上具有明显的负面导向。有人可能要说,对一部供人观赏的视听类文艺产品,不应在政治功能上过分苛求。这当然很有道理,而且从现实看,我国的反腐斗争,虽然有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趋势,但总体上仍处于“治标”阶段,影视作品当然也很难编排出更多的“治本”故事。但问题在于,这部电视剧不是“戏说”,按周梅森先生的说法,甚至不是反腐剧,而是政治剧。政治剧,就不应只讲反腐不讲改革,至少应该在腐败根源上挖掘体制性弊端。剧中人口口声声说“汉东的干部队伍被赵立春带坏了”;省委常委会上,请一位老干部讲一次革命斗争史,再展示一次实干家的图表,常委们就一个个地热泪盈眶、豪情满怀了;正式生活会还没开始,仅仅受一个下级模范事迹的感染,常委们便旗帜鲜明地批评起高育良的错误思想了;省委书记向纪委和组织部门发个令,就可以把全省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的干部重用起来,把占着茅房不拉屎的懒政干部撤换下去并降低级别。而有一定官场经历的人都清楚,一个地方的风气,固然与一把手的品质、作风有关,但权力边界不清、缺乏自下而上和横行制约,一把手非规范施政的空间过大等体制性痼疾才是权力寻租、风气不正的决定性因素。自“三讲”以来,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活动已经进行五六次了,每次都要经历半年左右的时间和一套比较严格的程序,但官风政风改进并不大,甚至趋于恶化;不让老实人吃亏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口号喊了多年,多数地方选人用人上的不公正不公平问题照样没有明显减轻。就拿懒政来说吧,某些官员不作为或少作为,确实有缺乏责任心的因素,但总体上看,是政治生活领域中政策与法律相左、不同政策之间经常打架、形式主义猖獗等体制性因素造成的。靠沙瑞金书记这样的“铁腕手段”反腐治懒,虽然可能见到短期的、局部的效果,但从长远看,省市县委书记权力的集中和强化,恰恰是在培厚贪腐、滥权、懒政和形式主义四大官场痼疾的土壤。要想真正形成官员不想腐、不易腐、不敢腐的良好生态,进而打造政治清明的社会,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领导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权力关进民主、法治的笼子里。作为政治电视剧,用一段段的故事告诉人们,人治的威力大于法治;只反腐不改革也能实现弊绝风清。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地地道道的负能量。——在细节编排上,它存在很多败笔甚至硬伤。这方面网上批评很多。《南方周末》著名记者褚朝新先生认为,淡化纪委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硬伤,本人也有同感。另外,官员们开会、说话、会面、乘车,检察官们审讯、研究案情的一些场景,与现实生活不吻合的情况也比较多。比如,为了揭露原省委政治生活不正常,说好几年没开生活会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年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都有召开生活会进行查摆的规定动作,哪都不可能躲过去。普遍性的问题是生活会不痛不痒搞形式主义,而不是干脆不召开。再如,侯亮平到反贪局上任时,副局长公然摔耙子走人,处长带头起哄表示不欢迎,这也是不可能的。再如,办案人员嬉闹逗笑的镜头经常出现,甚至在审讯中还谈情说爱,这可能是为了强化生活气息,但有时与剧情极不协调。我党打虎拍蝇的决心,提振反腐斗争必胜的信心,按周梅森先生的说法,就是可以“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在我们这个高度崇尚和依赖“英模”的国度里,这方面的积极作用确实不该否认。但是,由于这些“高大全”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那么,一些熟知官场实态或喜欢求真儿的人们,不但不会受到鼓舞和教育,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那些由此“看到希望和梦想”的人们,“迷信清官”和“远来和尚会念经”的意识则会有所强化。而愚昧的人治思维,恰恰是与制度化反腐背道而驰的。——它注意到了优化政治生态这个“治本”性课题,但过分渲染思想教育和依赖组织“选贤”、“正风”的效力,在凝集改革共识上具有明显的负面导向。有人可能要说,对一部供人观赏的视听类文艺产品,不应在政治功能上过分苛求。这当然很有道理,而且从现实看,我国的反腐斗争,虽然有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趋势,但总体上仍处于“治标”阶段,影视作品当然也很难编排出更多的“治本”故事。但问题在于,这部电视剧不是“戏说”,按周梅森先生的说法,甚至不是反腐剧,而是政治剧。政治剧,就不应只讲反腐不讲改革,至少应该在腐败根源上挖掘体制性弊端。剧中人口口声声说“汉东的干部队伍被赵立春带坏了”;省委常委会上,请一位老干部讲一次革命斗争史,再展示一次实干家的图表,常委们就一个个地热泪盈眶、豪情满怀了;正式生活会还没开始,仅仅受一个下级模范事迹的感染,常委们便旗帜鲜明地批评起高育良的错误思想了;省委书记向纪委和组织部门发个令,就可以把全省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的干部重用起来,把占着茅房不拉屎的懒政干部撤换下去并降低级别。而有一定官场经历的人都清楚,一个地方的风气,固然与一把手的品质、作风有关,但权力边界不清、缺乏自下而上和横行制约,一把手非规范施政的空间过大等体制性痼疾才是权力寻租、风气不正的决定性因素。自“三讲”以来,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活动已经进行五六次了,每次都要经历半年左右的时间和一套比较严格的程序,但官风政风改进并不大,甚至趋于恶化;不让老实人吃亏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口号喊了多年,多数地方选人用人上的不公正不公平问题照样没有明显减轻。就拿懒政来说吧,某些官员不作为或少作为,确实有缺乏责任心的因素,但总体上看,是政治生活领域中政策与法律相左、不同政策之间经常打架、形式主义猖獗等体制性因素造成的。靠沙瑞金书记这样的“铁腕手段”反腐治懒,虽然可能见到短期的、局部的效果,但从长远看,省市县委书记权力的集中和强化,恰恰是在培厚贪腐、滥权、懒政和形式主义四大官场痼疾的土壤。要想真正形成官员不想腐、不易腐、不敢腐的良好生态,进而打造政治清明的社会,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领导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权力关进民主、法治的笼子里。作为政治电视剧,用一段段的故事告诉人们,人治的威力大于法治;只反腐不改革也能实现弊绝风清。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地地道道的负能量。——在细节编排上,它存在很多败笔甚至硬伤。这方面网上批评很多。《南方周末》著名记者褚朝新先生认为,淡化纪委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硬伤,本人也有同感。另外,官员们开会、说话、会面、乘车,检察官们审讯、研究案情的一些场景,与现实生活不吻合的情况也比较多。比如,为了揭露原省委政治生活不正常,说好几年没开生活会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年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都有召开生活会进行查摆的规定动作,哪都不可能躲过去。普遍性的问题是生活会不痛不痒搞形式主义,而不是干脆不召开。再如,侯亮平到反贪局上任时,副局长公然摔耙子走人,处长带头起哄表示不欢迎,这也是不可能的。再如,办案人员嬉闹逗笑的镜头经常出现,甚至在审讯中还谈情说爱,这可能是为了强化生活气息,但有时与剧情极不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