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首歌曲《家》,歌词很简单却有感情真挚。“家啊家,家在哪,家不在人家的屋檐下。家在长长的乡愁里,愁了九十九个夏,家像那太阳那样暖,家像那月儿高高挂。家啊家,家不在他乡的竹篱下,家在弯弯的黄河边,等了九十九个夏。家是那燕子回归的巢,家是那儿女思念的妈” 提起家这个字眼,纵使你是在外面疲惫劳顿之人,亦或是他乡的游子,内心总是有一股暖流。小时候的家,是房前的白杨,屋后的山杏;夏天的扇子,冬天的火炉;屋子里母亲在柴灶前做饭传来的香味,父亲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围绕在父母的周围,其乐融融。转眼就已人到中年,时光总是这样悄然的流去,昨日之日不可留。身处中年来说,只能奋然向前,人生没有其他的选择,生活亦是一条单行线。 而今下班回到家中,家是厨房传来阵阵饭菜的香气,家是那阳台上挂着正在晾晒的衣服,家是儿子放学后归来扔在地上零乱的鞋子。家就是父母儿女在一起,才可称之为家。正是这庸常的生活,才使得在世事的匆忙中让人更加的感觉温暖和踏实。 时间总是在你经意或是不经意间流逝着,蓦然之间,那个曾经还是孩子的我们已经长大,就连自己的孩子已经从呀呀学语,开始成了学校里的小学生。还清晰的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的情景,在上幼儿园之前,便带儿子先去熟悉一下环境。儿子很是喜欢那里的环境,幼儿园是刚刚建成的,一切都是新的,而且装饰的很吸引孩子。问儿子想不想上幼儿园,儿子爽快的说,想上。这下感觉轻松了许多。第二天,准备好了书包和午睡用的被褥,便到学校。等他进了教室,老师要关门的时候,便哭喊着找爸爸、妈妈,哭着闹着要回家,我们只能离开教室,妻子更是含着心疼的眼泪,不愿让孩子看着父母离开学校的背影。而后就是每天送孩子到学校,他的态度也是从开始对幼儿园的排斥到后来的渐渐喜欢,逐渐融入到这个小集体中,还能简单讲一些在幼儿园的经历,每天都是看着他的身影进了幼儿园的楼门,小小的身影在楼梯处转弯不见,才离开。时光飞转,而今已是小学生,每日送他到学校门口,看着他小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书包,蹦蹦跳跳的向教学楼跑去。 有一次去参加同事儿子的婚礼,在路上,和同事聊天。同事说道:“孩子小的时候,多和孩子在一起玩。等孩子长大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少了”。事实也是如此,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多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但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随着时间的流失,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自然会越来越少。现在孩子的作业很多,在接应班做了一个小时,回到家还得写一页田字格的字,要完成相应的数学题,睡前还要讲故事。要是赶上做阅读小报,只能睡的更晚。事无巨细,这些事不做完,孩子也不肯睡觉。早晨要整理好书包,还要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具。儿子便不时的盯着墙上的钟表,不时的提醒我:“你有五分钟吃饭,五分钟穿衣服”。看到他认真的样子,忍俊不禁。他的书包估计得有七、八斤重,而且固执的自己背着。每天孩子都是在这个节奏上,想想也是很辛苦啊。 也曾有人呼吁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在学校完成的尽量在学校完成。但是想想,如果真的减负了,不用在放学后做作业,家长的心理是否又没底了呢,是否又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呢,或是去学习各种特长。谁的童年也不轻松,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要走上六、七里的山路,晚上放学沿着山路返回。但当时也没有觉得多苦啊,而且一路上还有摸鱼、摘果等无数乐趣。但是放学到家之后,也就没了作业一说,老师知道路远,也不留作业。我略带炫耀的对儿子说:“我小时候从来没在家做过作业,放学就是玩”。儿子果然流露出羡慕的小眼神,过了一会却说:“那你肯定没考过双百”。 龙应台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谓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也许是对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诠释,但我觉着在孩子成长中除了“目送”,更要“相伴”。于是每天辅导孩子做作业便不觉得是一种负担了,孩子一笔一划的写字,我也可以在边上练书法;孩子背唐诗,我也可以跟着背,锻炼一下慵懒的记忆。和他一起成长,甚至用他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感觉也是其乐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