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着极高修养与境界的人,往往是自己“教”出来的!
来源:蓝子渌 作者:蓝子渌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8
摘要:外因 内因 作用 一对双胞胎兄弟,一直都同属一个二代同堂的大家庭。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最巧的是,大学毕业后也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可两年后,兄,因生活作风糜烂、贪污受贿,被“双规”;弟,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被评为该市“十佳公仆
外因 内因 作用 一对双胞胎兄弟,一直都同属一个二代同堂的大家庭。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最巧的是,大学毕业后也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可两年后,兄,因生活作风糜烂、贪污受贿,被“双规”;弟,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被评为该市“十佳公仆”之一。 受的是同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差别怎就这么大呢?尤其是他们的父母,都是多次被评为“劳模”的一线工人,对子女的教育一向很严。照理说,自己的儿子应该都会尽心为民的啊?而特别是都受过大学本科这样的高等教育,他们应该都是“知书达理”的啊!可就这样一对同父母生、同父母养、几乎同教师教的同胞兄弟,咋就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呢? 在同一个国家、同一种体制内,为什么既有像孔繁森等这样公而忘私、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大好官,又有像王宝森等那样损公肥私、不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巨贪”呢? 当然,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对成年人的教育,必须靠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法律去约束与规范。且,这种约束与规范越到位,好人就越多,坏人就越少。 但,毕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人的一生有三任老师。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自己的第二任老师;自己是自己的第三任也是自己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固然重要,但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更为重要。一个有着极高修养与境界的人,往往是自己“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