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媚之间
来源:不二门 作者:不二门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5
摘要:随笔 俗,近似于普通、平凡,却与普通、平凡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在观念上尤其如此。譬如,说“这人很俗”与说“这人很普通”“这人很平凡”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很俗,意味着一般水准以下的东西;很普通、很平凡却未必不水准,它们或许还是高水准的自然
随笔 俗,近似于普通、平凡,却与普通、平凡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在观念上尤其如此。譬如,说“这人很俗”与说“这人很普通”“这人很平凡”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很俗,意味着一般水准以下的东西;很普通、很平凡却未必不水准,它们或许还是高水准的自然铺开,谓之“和光同尘”可能也不为过。 俗之本身十分危险,因为它通常经不起考验和诱惑,差之一步或差之分毫,非堕入“媚”不可,当前社会人群的“俗写作”就有这种从俗到媚的嫌疑。俗写作写到媚的地步,自己或觉得很得意,可在明白人看来却可怜到无以复加。 微信圈就有为数不少的人喜欢编发和转发“媚俗”的东西,这或许可以叫做集体无意识,但在本质上,俗写作及其隐藏着的媚俗心理必定造成观念上、乃至实体上的一次又一次颠覆——既颠覆他人,也颠覆自我,更颠覆雅俗共赏的文化。所以,早先的拙作随笔《颠覆》带着些许悲心,试图以最简约、最集中的形式揭示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着的“颠覆”的生存方式。观念上的无尽颠覆比一场局部战争更可怕,后者颠覆的主要是物质,而前者颠覆的却主要是精神!修复被颠覆的物质用上二三十年足够了,而修复被颠覆的精神却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对照近现代世界史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据资料。 俗不一定都不好,颠覆也不一定都不对,但动机若不纯,分寸若无度,就会渐渐地造成意识形态的灾难!意识形态的灾难或者不灾难自古以来都有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扰乱民心,是否让社会人群堕入无尽的胡思乱想之中。宋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唐诗的颠覆,但宋词本身不但没有降到俗写作的水平,而且在音韵与节奏上更适合当时的审美倾向与趣味,它依然是在文学大观园里栽花种树。现在的新诗口语化的独特写作现象也并非俗写作,它在意境、节奏、语义、叙述上依然是“诗”(当然那些不是诗的“诗”与俗写作自不可等量齐观,不能加以简单的批评)。必须指出的是,那些通俗文学本质上依然是文学,具有文学的审美内质,绝非“俗”不可耐,所以它始终不会滑到“媚”的床上。 商品媚俗情有可原,写作也要媚俗,那就难以原宥了。俗写作的泛滥(当然可以联想到包括俗视频之类)总与那点可怜的名利心有关;一旦渗入那点可怜的名利心,俗写作就非媚起来不可。从俗到媚,而后变成习惯上的一种媚俗,必定要以渐渐地降低民族文化素质包括审美情趣为代价。民族综合素质的下降与媚俗写作及其传播有着绝对的关系,那些媚俗或者说俗媚写手及其转手们无疑地要背上可怕的因果之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