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切莫让“监督权力”变成“权力监督”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2
摘要:时事评论 切莫让“监督权力”变成“权力监督”广州市纪委20日公布,该市纪委出台十项措施加强对“一把手”巡查监督。据悉,四年来广州共立案查处市管“一把手”违纪案件38件38人。(3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从古至今,制度制定的重点都不是在措施到底制定了多少
时事评论 切莫让“监督权力”变成“权力监督”广州市纪委20日公布,该市纪委出台十项措施加强对“一把手”巡查监督。据悉,四年来广州共立案查处市管“一把手”违纪案件38件38人。(3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从古至今,制度制定的重点都不是在措施到底制定了多少条而是在于措施是否能顺利的实施落在实处。所以,监督权力就显得很有必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位高权重的官员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监督权力”转化为“权力监督”,将“民”监督“官”转化成了“官”监督“民”,把“下”监督“上”颠倒成为“上”监督“下”。此次广州出台的“十项措施”虽然对“一把手”监督写得很全面,但是否能到达预期效果且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然而,当权力足够大时,监督却变成了真空。一些“问题官员”便坐镇“权力监督”之下,“民主监督”形同虚设。“民主”一虚置,“官主”必兴旺。“官主”全方位全天候贯穿官场,腐败必肆虐。“用民主监督来预防高官腐败”,被称为“我国反腐的战略转变”,但由于“权力监督”的阻挠落到实处实在不易。民主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诉求,虽说了又说,讲了又讲,然而总是难以抵达终极目的。 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对资源分配权的集中性和强制性以及可腐蚀性、可交换性,决定了 权力具有被滥用之“恶”。监督是净化权力的表象,制衡才是净化权力的实质。没有完善的权力制衡制度,那“监督”往往几近虚设,“民主监督”几乎成为表里不一的儿戏。当八面威风的“权力”肉笑皮不笑地监视“民主”时,处于十面埋伏的“民主”也就只有皮笑肉不笑地接受“权力”的监视,无可奈何。 “一把手”处在组织、单位这个集体金字塔的顶端,手握重权,位置关键,其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集体的整体情况。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其实对“一把手”监督就是对“领导权力”的监督。管好手中的权,做好“权力减法”,制定权力清单;做好“制度乘法”,织密制度防护网;做好“监督加法”,强化监督体系。“监督权力”并不是口号,也并不是白纸黑字一张纸,防止“监督权力”异化成“权力监督”还需多方发力。 巴尔扎克曾说:“当每个人都可以攀登政权的桅杆摘彩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特权了。”是呀,只有人民参与了,法律健全了,机制透明了,才能构建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有效的监督体系,多管齐下清除腐败毒瘤,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琥珀) 姓名:王建波
责任编辑:张春生

上一篇:故乡的小河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