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问题,没有定论,因为对于这样的终极问题,如果有了定论,那肯定就是尽头了,末日意义上的尽头。 没有定论,并不等于没有规律,规律是指由经验累积而成的比较靠谱的那些理论和法则。我们应当尊重人性,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应当尊重这些理论和法则,按规律办事。 社会分层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区别只是分多少层,以及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别有多大的问题。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二分法日渐过时,世俗学问中“精英群体”与“普通老百姓”的二分法更为流行。这种分层法革命色彩较淡,更多地是从人性的角度总结概括的。 或者说,从人性的角度,精英群体与老百姓是存在明显不同的。比如很多文献里总结的“清教徒”、“新教伦理”等,就是一种精英群体的人性,而“选民”和“吃瓜群众”指的无疑是老百姓。 精英群体的行为受特定价值引导,目的明确、执行力强;老百姓则自发、追随、散乱、现实。体现出的是不同的人性。 当然了,本初的人性并无区别,不同群体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个性特质严格来讲不能叫做人性。但本初的人性如果完全不加修饰,那与动物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刻意强调生而平等和主体尊严是必须的,认识到人性本身意味着自我约束和欲望引导也是必须的。 建立了这种认识之后,就容易理解不同群体的人性是不同的这种论断。人性的区别有时候就是能力的区别,你说它是性格和修养上的区别也行。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精英群体的人性需要传承和制度来塑造;老百性的人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激发和引导。 老百姓好象在变坏,“世风日下”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但错不在老百姓,因为是精英群体首先变坏的,而制度的塑造效果一直很差,甚至完全就是在破坏。 没有合理的制度矫正,精英群体和老百姓都会同时变坏,甚至精英的标志就是对制度的功利实质理解得更深,对制度漏洞的利用更为娴熟。 继而,精英群体的不良行为过于普遍,以至于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为传播,引发全民效仿。比如腐败就是如此。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些带有普遍性的不良行为,被老百姓沿习之后,通常会变得更为不加修饰、没有顾及,底层伦理秩序因之而迅速瓦解,以丑为美,因坏得利,痞子文化盛行,痞子导演嚣张,是是非非莫衷一是,社会治安和维稳压力迅速增大。 一旦到了这种地步,高管制绝不能解决问题,期待个人崇拜式的示范引导效应同样是痴心妄想。真正有效的方法必须是实施社会改良,检讨制度漏洞,严格规范精英群体的行为模式,重新塑造社会主流价值,重构社会伦理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