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养儿与养老_李再昂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琅嬛寻梦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16
摘要:父母养育子女要付出很多心血,等到父母年老体衰时,子女照顾一下父母也是应当的。中国古代是一个伦理社会,比较注重孝道,不孝敬父母一向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事情。那时候,就是个人的婚姻,大多也是父母包办的,自己没有太多的选择。宋江说阎婆惜不是父母

父母养育子女要付出很多心血,等到父母年老体衰时,子女照顾一下父母也是应当的。中国古代是一个伦理社会,比较注重孝道,不孝敬父母一向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事情。那时候,就是个人的婚姻,大多也是父母包办的,自己没有太多的选择。宋江说阎婆惜不是父母给他娶的,他也就不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夫妻。不然,阎婆惜私下和小张三来往,宋江父亲知道后,也决不会善罢甘休的。那时提倡孝道,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赡养父母。无论当时的法律,还是当时的道德,都在尽力维护着这种社会秩序。

由于养老的任务主要由子女承担,养儿防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养育几个子女,年老的生活就会更有保障一些。只是,养育子女不仅要付出精力,更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子女多了,生活压力就更大。若是有几个儿子娶妻成家,将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况且,农村中的许多年轻人就是结婚以后,依然有许多事情需要依赖父母,特别是照看孩子方面。子女如果生活状况好一些,对父母或许还能多少照顾一下。若是他们的生活都很紧张,就是照顾父母,也是相当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经济条件好一些,老人的生活有较好的保障。有的老人别看儿孙满堂,可要是子女的经济条件都不怎么好,生活也照常凄苦。

很多人忙了一辈子,大部分精力都是忙子女的事情,自己的收入也几乎花在了子女身上。等到年老的时候,自己失去了经济来源,需要子女来赡养的时候,却发现有的子女根本没有太大的赡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用养儿来防老的做法,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如果用相对较低的养老标准,真正无法维持生活的老人可能不太多。可是,对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来说,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像样的生活,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忘恩负义。然而,老人的生活到底该靠谁来保障呢?用养儿防老的方法,效果真的不太理想。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时代,政府往往不承担养老的责任,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能力。在经济经过相当的发展时,养老的问题也就会逐渐凸显出来,政府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现在,一对夫妻可以要两个孩子,有些人想要第二个孩子的理由也是担心年老的时候,一个孩子照料不过来。然而,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压力却没有减少太多。相反,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照顾孩子也变得困难起来。以前农村生活水平虽然低,但是人们主要生活在村里,就算多几个孩子,父母也好帮照看。现在无论是在外面工作,还是在外面打工,靠收入抚养三个孩子,就觉得压力特别大。因此,年轻的时候生不起,养不起,等到年老的时候,又怕生活没有保障。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枷锁,很多人被死死地绑在了上面。如果人们不能从这个枷锁上解脱,幸福也就无从谈起。

人们为什么要养育子女,一对夫妻到底需要养几个子女呢?养育子女的原因有很多,古代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后继有人。如果皇帝没有儿子,也是很不幸的事情,只能从本家过继一个。宋高宗赵构开始倒是有儿子,不过比他死的还早,三岁就夭折了。他的近支本家又都被金人掳到北方,所以只能在赵匡胤的后人中收养了。皇帝妃嫔成群,并不纯粹是好色,也是为了生育更多的子弟,确保皇位传承万无一失。大户人家的正妻没有儿子,也要想法纳妾生育。普通百姓生儿育女,主要是为了后半生可以有个依靠。只是生得起,并不代表着养得起,在人们生活普遍贫困的时候更是如此。贫苦人家孩子多了,养不起只能送人。即便勉强养大,有很多也是娶不起媳妇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计划生育,人口也不会过快地增长。

不过,当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提高时,无节制的生育就会让人口迅速膨胀。孩子多了,养育起来就是很大的负担,对整个社会也是很大的压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孩子,就真的很合理吗?因为长期以来是盲目式的生育,就认为人们生育就永远是盲目式的,显然是不正确的。一对夫妻到底需要几个子女,恐怕难以有固定的标准,但大体和抚养能力是对等的,也和个人的生育欲望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抚养能力强的,生活条件允许的,他们或许会多要几个孩子。这样对整个社会其实是很有利的,也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假如有生活条件不太好的人认为不公平,也想多要几个子女,然而过重的家庭负担,他们就会不堪其负。越穷越要生的人可能会有,但逐渐会少起来。

一般来说,一对夫妻养育两三个孩子,不应该是太大的压力。假如,很多人养育两个孩子都觉得压力很大,这就是很大的社会问题了。养育孩子觉得很困难,等到老的时候,又特别依赖子女的赡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生活得就特别艰难,最明显的就是对子女的期望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怕孩子长大后不能过上好生活,就希望孩子通过上学改变命运。孩子上学毕业后,很多家长又是千方百计给孩子找工作。特别是在结婚、买房方面,大多子女是地地道道的“啃老族”。很多人一方面心疼子女,一方面也是为了顾面子,为了子女的婚事,都是倾囊相助的。等到子女有了小孩,还要帮着带孩子。等到这一切都忙完了,也基本上老得什么也干不动了。即便想安享晚年,很多家庭条件恐怕也是不允许的。

为什么很多人摆脱不了这种无比沉重的生活方式,难道仅仅是个人的收入问题吗?等到人们的生活普遍富裕的时候,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然而,就社会整体而言,无论是养儿,还是养老,问题都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关键是由谁去做。如果仅仅靠个人来做,实事求是地说,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保障不了。如果由政府去做,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一些。可是,政府愿意做这些事情吗?在中国古代,朝廷只会表明以孝治国,但是老吾老,幼吾幼,只能依靠家庭。而社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相对的保障。这个保障如何去做?不是一个农民有两亩地,就能衣食无忧、安享天年的。而是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普通人就是多生几个孩子,也不用过于担心没有能力抚育。在年老的时候,在经济不过于依赖子女的接济。

在经济不是太发达的时候,社会的保障能力也要弱一些,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生活的压力就一定很大。比如,计划生育的做法,效果很明显,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可是这种简单化处理问题的方法,留下的后遗症也很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可以说功过参半。现在很多人的生育观念与以前也是大不相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多要孩子了。从计划生育上讲,这也许是好事。可是从社会发展上讲,却未必是好事。一方面很多人不想要孩子主要是出于生活的压力,另外一刀切的制度让有抚养能力的人,也没有办法多要孩子。而很多人担心年老后的生活,给自己和子女的生活都带上了悲剧色彩。一个人不上好学校,不考上大学,没有正式的工作,仿佛就低人一等。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让很多人几乎喘不气来。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人们不但丝毫感觉不到幸福,还会让整个人格变得畸形。

责任编辑:琅嬛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