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地铁“扫码族”需要法治“清扫”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刘剑飞 发布时间:2017-05-02
摘要:地铁“扫码族”需要法治“清扫”
  “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下,我在创业,希望您能扫码关注我一下。”日前,有福建福州网友反映,曾在北京等地地铁出现过的扫码创业者,也出现在了福州地铁上。“扫码创业”多是为了增加粉丝数量,推销产品。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扫码创业者现身地铁,不仅给乘客带来一定的骚扰,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更违反着相关法规,对于这种行为,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进行法治清扫”。

  借助微信创业,推广产品,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市场行为,但是,这种理解和接受应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不能成为骚扰别人的理由,更不能成为诈骗等行为的手段,可是很多创业者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有没有兴趣和需要,一味地在地铁上要求别人扫码,如果别人不扫码,就纠缠不休,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着公共秩序,也侵犯着别人权益,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此前不是因为扫码而在地铁引发过争执甚至打骂事件吗?

  更有甚者,打着创业的旗号实施诈骗,将一些病毒程序植入到微信二维码中,一旦扫码就会掉进陷阱,不仅个人信息全部泄露,银行卡等也会遭到盗刷;一些创业者也会将扫码者当做潜在客户,发布相关商业信息,对其进行误导和骚扰。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他人生活,这也是很多人对这种扫码创业比较抵触和抵制的原因所在。

  创业的艰辛众所周知,很多人也感同身受,一些人急于成功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些都不是破坏公共秩序,绑架别人权益,骚扰别人的理由。既然相关法规规定地铁不允许进行商业行为,那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和治理,发现这种违规行为,完全可以依法处置。通过法治手段来维护地铁秩序,保护乘客信息安全和相关权利。

责任编辑: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