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的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辅助当事人诉讼的导诉机器人、帮助法官审判的机器人法官等新产品问世,网上立案、网上审判、网上执行、网上阅卷成为现实,不仅方便了当事人,更提高了司法透明度,促进了司法公正。 今年两会期间,一款名为“小雨”的导诉机器人亮相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为智慧法院“代言”,引起媒体关注。“去哪儿立案?”“在哪儿缴费?”在机器人的引导下,当事人可以很快办完一系列诉讼事务。 当事人立案不用跑断腿 到法院打官司,立案是第一步。许多当事人从未与法院打过交道,对诉讼程序缺乏了解。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导诉机器人帮助当事人快速立案,机器人拟人化的外形和天然的亲和力,让原来对簿公堂、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许多。 近年来,各地法院倾力打造诉讼服务中心,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的服务中心一改过去机关式、衙门式的形象,塑造出平等开放的现代司法印象。电子化的服务,为当事人提供了各种便利。 上海浦东法院开发“二维码”自助立案系统,案件平均立案时间只有15分钟。 “以前,交诉讼费要在法院和银行间奔波,现在在诉讼服务中心内,受理费、保全费、执行费等都可以直接缴纳。”山东省阳信县律师赵家强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山区面积大,群众出行不便,为了缓解群众打官司路途劳顿,减轻“诉累”,泉州利用信息化开展跨域连锁办案。当事人可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法院或派出法庭递交起诉书,通过信息系统传递到有管辖权的法院。从立案到审判,再到执行,都可以在家门口完成。 “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信息化时代,新科技手段可以更好推动司法为民、司法便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欧岩峰说。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当事人对网上立案、网上庭审等使用率还不高,应该进一步加强应用和推广。 司法过程晒在阳光下 群众打官司,最怕的是暗箱操作、司法不公。随着信息化的引入,司法公开的广度、深度、力度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阳光成了最好的防腐剂。 山东省阳信县人民法院干警宋莹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当事人介绍微信二维码的使用方法。“扫一扫就能随时查询案子的最新进展。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到处托人打听了。”宋莹说。 近年来,最高法相继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把神秘的司法过程全部晒在阳光下。 自去年7月1日起,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都上网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62.5万次,观看量达到20.7亿人次。截至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近2900万份,访问量突破78亿人次,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 “俗话说,打官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晒在网上后,大家都能看到。法官如何驾驭庭审,是不是保障了各方权利,判案公正不公正,通过公开,一目了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建国说。 去年以来,北京、江苏、福建等地法院通过网络直播执行全过程,让群众对执行难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几年,中国司法的透明度迅速提升,令许多到中国访问的外国法院法官刮目相看,甚至羡慕不已。这其中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肖建国说。 大数据指导诉讼策略 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司法公开,势必产生海量司法大数据。无论是导诉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法官,都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整合和智能化处理。其实,司法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当事人预测诉讼结果、合理规避风险、稳定心理预期,进而选择适合的纠纷解决方式。 北京律师戚连峰经常到全国各地代理案件。每到一处,他都会把当地法院甚至具体某个法庭、法官的判决找来研究,分析类似案件的审判思路、结果,从而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 “现在要查判决很方便。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几个关键词,近几年的案件全都能查出来。”戚连峰说。 对许多从未打过官司的当事人来讲,提前做做“功课”,也能迅速从法律“菜鸟”成为“半个律师”。山东的秦女士因房产纠纷,在阳信法院成了被告。刚开始,她认为自己占理,不同意调解。家人劝她找人咨询一下,在朋友的提醒下,她查阅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和自己情况类似的人很多,多数都败诉了。这下,她找到法院,表示同意调解。很快,案子在法官的主持下,调解结案了。 “司法公开带来的大数据,为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提供了指引,对避免盲目诉讼、选择适合的纠纷解决机制,很有帮助。”戚连峰分析。 在肖建国看来,司法大数据现在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下一步,可以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数据共享,研究构建司法人工智能系统,为公正司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