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念与念旧
来源:花到酴醾 作者:花到酴醾 发布时间:2017-05-04
摘要:徘徊的信仰 旧念与念旧——写给夜语可书的断桥随记 当我莽撞着一路前冲的时候,堂主似乎还守在圣水湖的岸边,等着三生三世里的轮回。不曾想,人生的线形终逃不出地球的圆,不知道第几生,又双叒叕交集了。相遇如旧。只是堂主还在念旧,却已是夜语,我则仍是西
徘徊的信仰 旧念与念旧——写给夜语可书的断桥随记 当我莽撞着一路前冲的时候,堂主似乎还守在圣水湖的岸边,等着三生三世里的轮回。不曾想,人生的线形终逃不出地球的圆,不知道第几生,又双叒叕交集了。相遇如旧。只是堂主还在念旧,却已是夜语,我则仍是西西,不觉仅存旧念。 从社区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形式在变,内里也在变。以我个人的体验,相对于最早论坛的开放性,如今的微信则越发地被圈子所局限。而正是这样的局限,就越加多了些自个儿的自嗨性质。假如说,论坛那会儿,谁也不知道网络那头是一头狗的话,微信刷的决然是一种自我的存在感。那么博客呢?大概是介乎中间的。也只有既不是“狗狗”,也绝非“唯我”的环境,才有我们曾经显赫一时的“断桥故事”。如此而言,要再回去,似乎很难,人最终都是环境的困兽。 倒是堂主的念旧,催生了我的一些旧念,进而发现,人生真的就是一趟列车,停靠的站台,不断地有人上来,也不断地有人下去。那些同过车的,一些人陪了你一程,一些人,尽管同路,却相视亦如不见,而即便曾经与你一路欢笑过一程的,也因着“谢谢再见”而再也不见了。 人的一生,会认识很多人,也会丢失很多人。奇怪的是,能够留在回忆里或者容易被回忆起来的无非两种,一种是亲近过,一种是伤害过。断桥上的诸友,“亲近”是自然的,也正是这样一份亲近,让各自身上的特质被放大或者被大家更深的了解。 我一直说,堂主有点“楞”,这样的“楞”除了他做任何事情的节凑总慢人几拍之外,最不能让我这种“勇往直前”的人忍受的就是他的这一份“念旧”。兜兜转转,当我早已经甩部落几个太平洋的时候,他还在他的部落世界里“演绎生世”。微信重遇,我以为他会踩上微信的脚步奔赴未来,哪里知道,他拿着一个绳子非套了我们回他的断桥夜语。不管你明说暗说,他矢志不渝的劲头还是那样的堂主。 最近,堂主天天再翻旧,当年“摩天轮”的盛况也在他的念旧里透出依稀的微光,当我把几则访谈转进我的微信时,我的同事有点恍惚,我只能一个劲地解释,那是N年的事情。草儿也说,发旧帖就发旧帖呗,能不能标注一下日期?要说这看旧文的心情,我也端的是恐慌,好在每一次有惊无险。 人生是一程一程的,而况网络。过站不候,下站不见。我只能说,这一路的风景,每一程都在变,就像我发的照片,即拍即发,留不到以后。明天又有明天的花开和花落。如此这般,我的旧念也只此一时,怎么合上堂主的念旧,我束手无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