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游记、散文、杂文、随笔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6
摘要:游记、散文、杂文、随笔投稿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作家诗人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天龙、匡花坛、匡金火、洪湖浪涛、流沙
游记、散文、杂文、随笔投稿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作家诗人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天龙、匡花坛、匡金火、洪湖浪涛、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1976年中秋节生人。现年40岁。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洪湖镇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 金火学校校长。游雁荡山(游记、散文)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在浙江温州,有“不游雁荡是虚生”之说,到了温州,自然要去游雁荡山。雁荡山“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取名雁荡。雁荡,雁荡,雁在游荡,与那些满含生硬威严之气的名山相比,有一种浪漫唯美、潇洒无羁之感。曾听说,游雁荡山,可以“看山不爬山”。亲自去过才发现,果然如此。顺着平缓的砂石路面,在蒙蒙细雨中漫步般地进入了灵峰景区。一路上仰看不高的山峰岩壁,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雁荡”名字的影响,我总感觉在山与山、石与石之间,多呈现着大雁展翅的形态。行至灵岩景区,路边有一尊雕像,立于树木之间,背依巨壁,面朝喧嚣游人。那是徐霞客的雕像。徐霞客时代,雁荡山还叫“雁宕山”。这位大旅行家来到了雁荡山,在之后的《游雁宕山日记》中,如此描绘雁荡山之美:“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转过一道山峰来到灵岩景区的代表性景点小龙湫瀑布。小龙湫瀑布落差50多米,并不算大,但悬崖环峙,岩腹色如珊瑚、玛瑙,银色瀑布自高崖上飞落,在崖底巨石上被摔成碎末,又弹地腾空,在空中漫成细雾。阳光照射在细雾之上,反射出岩腹奇妙的多彩光泽,恍若一幅意象迷离的印象派画作,令人心醉。从梦境般的小龙湫折下来,直扑大龙湫。大龙湫号称“天下第一瀑”,水从连云嶂山岭下来,高约190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清代袁枚则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今天的大龙湫,恰逢少水时节,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但在微风的作用下,犹如烟雾,晃晃悠悠飘转着落入潭中,相比于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条银河可就多了几分妩媚。“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这精妙的文字,不知出自哪位古文人,但这样的文字与龙湫同在,生生不朽。山美如此,那些与山永存的人文风景,更是让心灵充盈了喜悦。最早叩问雁荡之门的大文人是曾任永嘉太守的南朝诗人谢灵运,但使雁荡名播于外的是唐代的三位僧人,其中一位是西域高僧诺讵罗。据《广雁荡山志》说,诺讵罗是十八罗汉中的第五位,自西竺来游中土,临行其师吩咐:“若行四方,当值胜妙山水起寺立塔,花名村,鸟名山,即其地也。”诺讵罗来到雁荡山南麓,打听到此地有村名芙蓉,有山名雁荡,知道师父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于是就在大龙湫驻锡,起寺立塔,最后坐化于龙湫之下,后人遂视他为雁荡山的开山祖师。诺讵罗的到来使“花村鸟山”有了名气,后又经明代陈仁锡书碑后,更加广为人知,乃至“花村鸟山”成了雁荡山的代称。另一位是画《山川两戒图》并留下“南戒尽于雁荡”之语的一行和尚。还有一位是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僧人贯休。雁荡山大美、大气、大秀、大奇的景观形象,千百年来,吸引着众多的诗人、画家、文人学士前来膜拜,他们被雁荡山之美所震撼,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于是赋诗作画,在此留下大批诗词作品和摩崖石刻,积聚成雁荡山宝贵的历史文化风景。就在当代,也时有名人骚客流连于此,有感而发,留下诗句与画作。在山中漫行,发现巨崖之上,常有巨型汉字着色镌刻的题词,那些耀眼的人物也曾光临雁荡山,也应是雁荡山的一份荣耀吧。不能在雁荡山多做几日停留,心中未免有几分遗憾。不过此行虽然仓促,却意外沐浴到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光辉,体会到诗意与浪漫的美丽。眷恋雁荡山,身离去,心仍向往之。茶都羊楼洞游记(游记、散文)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出湖北省赤壁市城区,沿107国道南行二十余公里,就是位于湘、鄂交界要冲的千年赤壁古镇羊楼洞。这里是一片茶树葳蕤之地,这里是一方茶叶毓秀之壤——万亩茶园如缎一般铺展为无边的平畴绿涛,参差屋宇如画一样逶迤成依山就水的茶巷街衢。古镇西头是云雾缭绕的北山、松峰山和马鞍山,传说观音曾在松峰山上埋瓶流泉,淙淙泉水顺山而下,哗哗啦啦地从镇中穿流而过。“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羊楼洞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宋代以降,以‘川’字牌青砖茶作为通货与满蒙、俄罗斯进行茶马交易。明嘉靖初,茶庄栉比爿立逾200家。清道光年间,有英、德、日、俄等国茶商竞相于此办厂制茶,国内的晋、津、沪茶人也都蜂拥而至,顿成驰名国际的大茶市。”这样的文献记载,是羊楼洞常铭于心的骄傲与自豪,也使得羊楼洞这个寻常的地域名称,因此披上了一重神圣的岁月灵光。“一把爷爷的铁锄,或是奶奶的手镐,让一个个栽栽种种的日子,子子孙孙孙地生机盎然。因为劳动和爱情,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总是长满了鹅黄嫩绿的叶芽。”羊楼洞的松峰山上,至今仍长有唐太和年间种植的两棵茶树,姊妺相依,蔚为奇观。历史的一次不经意涉足,赋予了羊楼洞悠久绵长的岁月陈香,荫荫翳翳地穿风越雨,氤氤氲氲地披星戴月,一年又一年地成像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循着“羊”与“楼”与“洞”的前后次序递进而读,撇开“放羊人筑楼而洞”的道听与途说,“羊楼洞”这个有形有象的称谓,用影动与心动的旖旎,波浪拍岸一样萌生着一浪又一浪的联翩浮想。羊楼洞的土地,是一棵棵茶树和一片片茶叶的理想居所;羊楼洞的涧溪与青流,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找到了良好的生存感觉。用一棵棵茶树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羊楼洞满山满岭都是层层垄垄的绿意盎然,日日月月地青葱着一颗颗春夏秋冬的心灵,岁岁年年地生动了一个个风霜雨雪的人生。羊楼洞的街道路面均以青石板铺设而成,那一间间合墙共壁的房舍街店,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这些吊脚的屋宇,隐隐散发着茶叶的馨香,每一根檩椽,每一根梁柱,无不深刻着茶叶的记忆与念想。在天井厢房的老宅深院里,窗棂上精美的木雕,默然无语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建筑智慧,以及对于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现在看来,羊楼洞就是一个典型的茶叶道场,是坐落在中南大地上的一个茶叶大观园,让人在观看街道两旁的明清古建筑和凝望青石板上的一道道车辙凹痕时,一不小心,就在多雨的江南,邂逅了一位又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一棵茶树的前世与今生,一片茶叶的叶绿与叶黄,是羊楼洞的奈何与沧桑。在羊楼洞看一堵堵的残垣断壁和一扇扇摇摇欲坠的门檐,就觉得有许多东西都活不出草木的本真模样。茶有道,茶亦有运。如今,羊楼洞砖茶已经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楼经营、茶艺培训、茶产品研发、生态观光旅游也做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徜徉在羊楼洞的街巷之中,就会由此及彼地想到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和重庆的磁器口,以及苏州的周庄,感到一种如此不同的泾渭分明。木板房,吊脚楼,青砖,黛瓦,粉墙,飞檐,是羊楼洞用茶叶的名义,大写在岁月风影中的一幅幅独特画卷,而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独轮车辙,又让人在低头辨识和举首凝望的刹那,仿佛看见一辆鸡公车又一辆鸡公车的茶叶,吱吱嘎嘎地从一块块青石板上颠颠碾过。那如雕如琢的辙印,都是关于轻和重的故事,字字句句,发人深省。茶是羊楼洞的得天独厚,茶是羊楼洞的绿色传承。“羊楼洞”青砖茶、米砖茶和“羊楼松峰”绿茶、红茶、青茶等,因为采摘时间的早晩、叶芽部位的差别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一一呈现出迥然分明的品质与色泽,有的清冽,有的甘醇,有的绵软,有的香甜。用一壶羊楼洞的观音泉水或煮或泡,那些或绿或青或黄或红的汤汤茶水,可喝可饮可啜可品,而你在喝着饮着啜着品着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被一种弥漫的“淡然”情绪所浸淫,所陶醉,并获得了一种精神的洗礼与教育。这时候,慢下来的不仅有你的脚步和思想,还有你风风火火的人生。“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这是对羊楼洞的文学描写和诗歌概括。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使得所有心仪和向往羊楼洞的人们,因此有了一条十分便捷的进入路径,也使得“万嶂入羊楼,双溪绕凤丘”的千年茶都羊楼洞,变得更加易于接近,更加易于欣赏和理解。贺兰山游记(游记、散文)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贺兰山,在外地人看来,是多么曼妙温情的名字,似乎与塞北的雄浑寥廓联系甚微。但在宁夏人眼里,贺兰山俨然是当地居民心目中的“父亲山”。他以伟岸的身躯护佑着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阻挡了风沙与寒流的侵袭,造就了塞上江南的旖旎风光。关于贺兰山的得名,从明清至今,多少文人学者引经据典、调查考证,争论不休又莫衷一是。其实,一座总被历史眷顾的山脉,可能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远远要比眼前的自然形态更能引发人的思考。一如果说南方山水似工笔画之玲珑剔透,贺兰山则如泼墨写意之豪迈粗犷,像北方汉子的脊梁。山势绵延不绝,层层推进,呈万马奔腾之状。山形冈尖嵯峨,直刺云霄,让人产生别样的震撼。一色的灰褐岩石裸露地表,褶皱、断层纹理清晰可见,零星散布的灌木丛,难遮挡岁月的磨蚀与雕琢,乍见这种拔地而起的石山,自有一股力量让慵懒的你立刻振奋起来。和我国绝大多数山脉呈东西走向不同,贺兰山是为数不多的南北走向山脉。在山脉南端,黄河切开贺兰山与祁连山、六盘山余脉,三山对峙,河谷迂回,便于通行,这里成了古丝绸之路中段北道的咽喉要塞,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交汇。及至山脉北端,黄河再一次切开贺兰山与阴山余脉后作别北流,山河之间的河套地区,历史上曾承载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交锋交融中走向多元一体。黄河的两次切割,使贺兰山成为贯通四方的地理坐标,处于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二相比于中国其他名岳大山的文脉,贺兰山似乎要逊色一些。但岳飞的一曲《满江红》,却彰显宋词直通心性的魔力,它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硬是把西北边陲的贺兰山缺,变成了后世中国武将心中的理想追求。贺兰山成了一种情结,成了一个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把治国安邦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国家和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是他们愿意以生命来成就的人生大业。理想关照现实,继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之后,贺兰山理所当然地成为武将心目中的边关寄托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也正道出了宋时武将渴望功成名就的现实理想。边塞诗文是贺兰山地区军事生活土壤中盛开的不败花朵。唐代王维《老将行》中“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渲染出一派鼓角争鸣的惨烈景象。在宋人眼里,贺兰山则成了驰骋疆场的豪情壮志,司马光《将军行》有云:“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周邦彦在《薛侯马》中写道:“焉知不将万人行,横槊秋风贺兰道。”贺兰山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精神之山,在战与和的撕扯中,文人武将有收复旧河山的豪情,又有“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无奈。到了明代,沿贺兰山一线大量修筑长城关隘,缘于守边固防的需要,文人墨客更看重贺兰山的军事屏障功能。“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华夷天限有斯峰,万仞巍巍障碧空”。不难看出,贺兰山既是军事天险,又成了人们心中的精神长城,这也就不难理解,“踏破贺兰山缺”与“勒石燕然”、“封狼居胥”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三贺兰山群峰耸立、连绵起伏的走势,犹如万马奔腾。这给远古先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和想象的巨大空间。他们骑马驰骋在山下广阔的草原上,更愿意用血与火来使自己的生命悲壮,更愿意生活在英雄的史诗里。在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中,贺兰山是赖以生存的牧场,是沟通天地神灵的宇宙山,他们用山石上的刻画来诉说自己的理想。有人说,岩画是早期人类的文字。猎人徒步手持棍棒围追堵截,或头戴饰物静静等待,或骑马拉弓弋射;牧人则悠闲地任由羊群满山遍野,自由觅食。惊心动魄的狩猎场面和恬静、安然的放牧场景构成了生产方式的鲜明反差。可能受饥饿的威胁,他们把猎物大小比例刻画得超出自身的三倍还多;众多的人面像和突出的眼睛,反映了他们对自身和对灵魂的看法。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看贺兰山岩画,不是看死了的几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着的贺兰山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经上千年而始终活着,奋力奔跑又温情脉脉,倾力追逐而敬畏苍生,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四登临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看到东边脚下是滔滔黄河和无垠平川,西边远处是茫茫大漠,造物主在这里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下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群山来朝,万壑归宗。排云疾驰,松涛阵阵。贺兰山的云气势汹涌,有股强劲的力量,如同滚滚洪流,排山倒海,纵横驰骋,行色匆匆。纵使与山脊碰撞,与山风搏斗,依然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果说水是山的灵气,那么,云应该是山的魂魄吧。贺兰山的云,不小心显现了山的精魂!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把它引入对贺兰山的参悟,那些上亿年的自然造化,几千年的历史云烟,似乎都成了贺兰山上的一草一木,随着时序轮转而枯荣堆积。唯有升华的精神,如同山巅的云涛,连绵不绝诸葛亮、羊祜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争连年不断、政权频繁更替的大分裂时期,官学兴废无时,对子弟教育的任务因此逐渐由家庭来承担,而大家族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身处乱世中的明君、有远见的望族乃至一般士大夫为立身免祸、传家保国,都很重视对子弟的训导,从而使家训理论趋于成熟。养德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勤于教诫子弟,在政事、军事之余,写下了《诫子书》等家训经典名篇。其家训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勉子侄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要求过继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后来,诸葛亮有了两个亲生子,即长子诸葛瞻和次子诸葛京。诸葛亮对子侄都很喜欢,希望他们成为国之“重器”。他在《与兄瑾言子瞻书》中说,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短短几言生动反映了诸葛亮疼爱儿子的殷殷之情与担心他成不了国家栋梁的隐隐忧心。为了使子侄能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兵战中锻炼成长。他在《与兄瑾言子乔书》中说,诸葛乔本来该回到成都,但现在诸将子弟都要参加后勤运输,我考虑他宜与大家荣辱与共,故现在派其督率五六百名士卒,与各位将军的子弟一起在山谷中运输粮草等军用物资。诸葛乔跟随养父诸葛亮在汉中征战,成长十分迅速。二是静学广才,养德明志。诸葛亮幼时失去双亲,颠沛流离,经受了许多磨难,这锻炼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在隆中隐居耕读期间,他又提高了自己在道德文章、兵法韬略等方面的修养。他用自己的这些体会训诫子侄,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德、才、学、志的关系。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格高尚的君子的操行,便是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生活节俭来涵养品德。不能淡泊就无法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能恬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有安静的心境,而才干必须从学习中得到。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诸葛亮很注意教导子侄立志,在写给外甥庞涣的家信中,他说一个人应“志当存高远”,如果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便会碌碌无为地拘泥于时俗,默默无闻地束缚于情欲,永远处于凡人之中,甚至沦为庸俗下流之辈。三是励精治性,戒逸除骄。为了树立崇高的志向,使自己成为济世之“重器”,不仅要仰慕学习先贤,而且要加强道德修养。首先是戒淫慢,“淫慢则不能励精”,只有不骄纵,不淫逸,才能振奋精神,使学问精益求精。第二是戒险躁,“险躁则不能治性”,只有不偏急,不浮躁,才能陶冶性情,使学业日渐进步。第三是生活节俭,恬静寡欲,摒弃私情邪欲。鉴于骄逸损志、奢侈致祸的历史教训,他不为子弟置过多的资产,还曾上书刘禅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第四是“弃疑滞”“去细辟”,就是不多疑固执、不为小事烦恼,以适应各种考验,能屈能伸。最后是广泛地向他人求教,消除怨天尤人的心理。做到这些以后,“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即使得不到重用,又何损于你高尚的志趣,又何必担忧你的理想不能实现?在诸葛亮言教与身教的熏陶下,他的子孙们德才兼备,忠君爱国。景耀六年(263),魏将邓艾大举攻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督军与魏战于绵竹。邓艾遗书诱降,他怒斩来使,后来他战败临难死义,年仅37岁。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亦不负国之重恩,驰赴魏军而死。对此,史学家评论道:“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诸葛亮的家训思想影响深远,一直为后人称道,其“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当存高远”等,已成为激励士人修养的至理名言。十六国时西凉政权的建立者李暠书写诸葛亮家训以教诸子道:“周礼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汝等可不勉哉!”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羊祜(221-278)是西晋开国元勋。他的父亲做过上党太守,母亲是东汉名士蔡邕的女儿。晋武帝建立西晋后,羊祜以尚书左仆射参与筹划灭吴,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他抚士庶,开屯田,储军粮,为灭吴做了充分准备,死后为吏民深切怀念、建庙立碑,成为一代名臣。羊祜有女无子,以兄子为嗣。他对子女、弟侄要求甚严,有《诫子书》等留世。他教育孩子,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羊祜的女婿曾劝他置办些产业,以便将来享用。羊祜默不作声,没有答应。他退而对家人说:“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人臣建置私产,会背离国家,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困惑。羊祜此举来自祖训,羊氏素以“清德”闻名。羊祜祖父羊续为官清廉,从不收受贿赂,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求对自己进行薄葬,不可收受别人送来的奠仪。羊祜继承了祖上遗留下来的清廉俭朴的好家风,“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瞻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此外,羊祜还深受西汉太傅疏广的教子名言——“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的影响,认为给子侄多留遗产有害无益。羊祜不置私产,表面上看是不够关心子侄,实际上是为他们作更深层、更长远的考虑。二是“恭为德首,慎为行基”。羊祜以自己读书修身的经历训诫子侄,虽然你们在政事上无多大本领,在才艺方面也无独特之处,但在德行方面,却可以进行修养,要懂得“恭为德首,慎为行基”,“言则忠信,行则笃敬”。这几句话可谓羊祜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晋武帝泰始初年,羊祜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当时前朝元老甚多,“祜每让,不处其右”,甘居下位。他为官忠贞无私,疾恶邪佞,简约自重,在军中“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天夜间他想独自出营,被军司徐胤手执兵器挡在营门不准出去,对此羊祜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改容谢之”,礼辞回帐。他率军与吴兵交战,不用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为的是打信义之仗。羊祜曾追斩吴将陈尚、潘景,但“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这些做法,使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而不呼其名。因此,他上面说的这些话,实际上是希望子侄效法自己,做到“恭慎”“忠信”“笃敬”,成就美名。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徐勉(466-535)是南梁大臣。梁师北伐时,徐勉“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数旬,乃一还家,群犬惊吠”。对于家犬因不识自己而吠,他感叹道:“吾忧国忘家,乃至于此。若吾亡后,亦是传中一事。”他选官公正无私,曾与门人夜集,客有求官者,他正色答道:“今夕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传为一时美谈。他“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蓄积,奉禄分赡亲族贫乏者。”门人故旧劝他置业求利,徐勉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不才,终为他有。”他教诫长子徐崧的《戒子崧书》是家训中的名篇,其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清廉门风,以清白传家。徐勉的祖父徐长宗和父亲徐融,在南朝刘宋时为官清廉,家境不富裕。他常训子说:“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他尊崇古人“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的古训,所以为官多年,亲朋古旧或让他“创辟田园”,或劝他“兴立邸店”,他皆拒绝不采纳。徐勉说:“古往今来,豪富继踵,高门甲第,连闼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谁室?”那些显贵的豪华宅第,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能说一定是谁家的屋室,所以留给子孙清白的家风与高尚的人格才是最珍贵的。徐勉讲的清白,是指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不是完全不置产业。他原来的门宅不大完整,故中年时开辟营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园林,其中“桃李茂密,桐竹成阴”,他种植这些树木不是为了求利,而是寄托情志。同时,徐勉并不反对为子孙留下一些财产,他在家书中告诉徐崧“近修东边儿孙二宅”,还剩下一点钱财,现在分给你去“营小田舍”,但他强调生财致富必须依靠正当手段。二是“汝既居长”,当使内外和谐。“凡为人长,殊复不易,当使中外谐缉,人无间言,先物后己,然后可贵。”他说为人长子是很不容易的,应当使内外和谐,别人没有非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人后己,多为别人的事情考虑。他还告诉儿子,你如果经营获利,可要注意分配合理,并且分利时还要照顾到女儿们:“若有所收获,汝可自分赡内外大小,宜令得所,非吾所知,又复应沾之诸女尔。”徐勉认为有利在后,有事在先,若能这样做,便会招来更大的利益。三是见贤思齐,善全吾志。徐勉训诫徐崧当自我勉励,向贤人看齐,忽略这一点就是“弃日也”,“弃日乃是弃身”。弃日就是虚度时光,而虚度时光就是抛弃自身,这关系到身名的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徐勉虽然支持儿子经营产业,但在处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关系问题上,他的志趣偏重于精神财富。他希望子孙能继承廉洁清白的家风,所以在家书的最后说:“自兹以后,吾不复言及田事,汝亦勿复与吾言之。”今后我不再谈及经营田产事,就是遇到水灾、旱灾,歉收、丰收,都统统不要让我知道。汉代杨震以清白遗子孙,经过徐勉的发挥,到隋代房彦谦的“人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直至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咏石灰》,成为传统家训中的一大精华。左宗棠与科考(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旧时的贡院曾十分兴盛。因为那是天下读书人耐得十年寒窗,不惜铁砚磨穿以冲天一跃得遂平生之志的鱼龙之门,也是国家寄予厚望延揽天下才俊的希望之门。朝野的目光和脉搏如此紧密地交集与合拍,可见它的神圣与庄严。贡院无一例外都有一副由文坛高手精心撰写的对联和匾额,虽角度各有不同,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精彩。在这个墨香四溢的圣坛上,坐落在甘肃兰州的那座贡院以及其上的题联尤其引人注目。此贡院纵长四百六十米,横宽三百米,占地达二百亩,可容纳四千名考生同时答卷,由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于1875年建成,并亲笔题写额联,上联曰“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下联曰“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门额为“至公堂”。左宗棠不仅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封疆大吏,也是名震寰宇的文章巨擘,曾自称为“奏议天下第一人”,他的大手笔想不夺人眼球都不可能。此作确实不同凡响,十分厚重,涵容了很多东西。此时的左宗棠人生事业都达到巅峰,领略无限风光的同时,不免回首往昔的峥嵘岁月。当年,他才高八斗又负有经国济世的鸿鹄之志,却运途多舛,三次会试都不幸折戟,含恨止步于“举人”这个层级。这令他一生耿耿于怀。其中的椎心之苦,剜心之痛,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即使后来功成名就了,他仍想再进考场,在这里实实在在地证明一下自己的高度和斤两。如今,埋在他心头五十年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他要让脚底下这一亩三分地的青年学子都能脱颖而出,再不要像他那样险些被埋没了。阔大安静的贡院里,数千举子激情四射笔走龙蛇,尽展平生之所学;考官们以神圣的责任感,精心地为国家捡拾着珍珠与美玉。欣赏着、鉴别着一篇篇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考卷,是一件多么美妙和功德无量的事情。“紫芝”、“朱草”名字充满诗意和梦幻,在大自然中乃珍稀之物也,只有堪称国家栋梁的人才方有资格当之。一个“远撷”,一个“近搴”,令人神往,令人钦羡,令人敬佩,令人赞叹。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取的都是“紫芝”、“朱草”,而不是“狗尾巴草”呢?文章之事,素来是见仁见智,你看它是一朵花,我看可能是豆腐渣,如何取舍,又如何统一?这司空见惯的问题要说不难恐怕不是事实,却并非不可逾越,有效的也是唯一的利器,就是处以公心,秉公而断。这是至高无上的原则。为了良心的天平不至于偏斜,特别在这个“公”字的前边加了个格外醒目的字眼“至”。“至”者,极、最之义也!“至公”,就是非常地“公”,格外地“公”,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公”。后来孙中山读懂了这两个字,推出了自己的理念“天下为公”。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对此内涵理解和认识得更为深透,为了“大公无私”,他奋斗了一生。公平、公正,历来深入人心。有此,则心平气和,则天下顺遂;有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歪理邪说必销声匿迹;有此,则一切打着冠冕堂皇旗号的假公济私、巧取自肥的行径必如过街老鼠,无立锥之地。近闻,某某名牌学府竟有学官落马了,令人惊愕之余也不无释然。“紫芝”、“朱草”乃天之骄子,国之珍宝,呵护、培养,使之茁壮成长是百年大计,这样崇高和神圣的地方最不应该有这样的学官,否则,“狗尾巴草”就会削尖了脑袋挤进门来,并且日渐一日地疯长,以致形成气候,将“紫芝”、“朱草”们也变异成“狗尾巴草”。无公则无平,不平则鸣;无公则无正,不正则倾。古往今来,此例多多,难以尽数。近闻不少地方已经限制或取消了某些为“特殊”学子群体预留的偏门,更看到今年对花样翻新、屡禁不绝的高考作弊行为予以入刑,顿感宽慰不少。“至公”,体现的是严肃和神圣,维护的是它固有的权威和尊严。“至公堂”,区区三字,仿佛周之宝鼎,听着就踏实,就稳当,就舒服,设使天下人都有这种感觉,额手称庆,心悦诚服,这不是充满无限希望与美好愿景的和谐社会又是什么呢?人才辈出,人才济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国人翘首以期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将不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包公的诗歌与包公精神(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先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是包公在广东肇庆端州任职时候写的《书端州郡斋壁》明志诗。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北宋名臣,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包公是合肥人,很多人自幼便对他的故事耳熟能详:打龙袍、斩驸马、陈州放粮、端州掷砚……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包公出生于公元999年,逝于公元1062年,至今已在历史的长河里越过千年,他为什么还能如此为人所敬重?这是因为,包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们需要这样的“包青天”。“清心直道”是包公为自己打上的人生底色,也是他严格自律、清白做人的底线。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正直厚道,才能不为利困,不为名累,宁静致远,成就一番事业。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看多了就会让人两眼昏花,歌乐欢动,喧哗不已,听久了就会使人耳聋失聪。山珍海味吃多了反而使人胃口病伤而厌恶饮食。驱马奔驰,围捕狩猎,时间久了会让人心智狂乱而纵情放荡。贪求宝物而不知满足,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行为乖戾而举动失常。”所以,圣人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有选择性地取舍。包公就是这方面的圣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一千年来是人们争相效仿的表率。有据可考的“包公掷砚”的故事,就是他管好小节、止住贪念的最好诠释。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由天长调到端州任知府。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打着进贡的旗号,大肆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或赠送当朝权贵,或占为己有,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包拯到任后,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他在任时没有拿过一方砚台。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包公任满三年离开端州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感到事有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认为这事有污名节,不能收下,可是想退回去又不可能,他为了教育下属,坚守清白,不搞“下不为例”,毅然将端砚抛入江中。包公本是一个白面书生,但在京剧和豫剧等剧种演出的有关包公戏里,他都是以黑脸形象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在合肥市包河公园里的包公祠中,人们看到包公坐像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牌,上书着“色正芒寒”四个大字,意为包公神色严肃,正气凛然,身上所散发出的光芒能令不法分子寒栗,所以民间又称包公为“包黑子”,说明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刚直不阿,执法如山。包公的三口铡刀更是他严肃执法的象征,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大臣,以及平头百姓,一旦作奸犯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谁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和逍遥于法律之外。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包公任庐州知州时,他的亲朋故旧以为可得到庇护,干了不少仗势欺人、扰乱官府的坏事。包拯决心大义灭亲,以示警戒。恰巧有一舅舅犯法,包公不以近亲为忌,在公堂上将其依法杖责,严肃惩罚。自此以后,亲旧皆屏息收敛,再不敢胡作非为了。体恤民情,以民为本,是包公的又一种优秀品质。民间传颂的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就是他轻徭薄赋、敢于为民请命的最好佐证。据史书记载,公元1044年,陈州因为天气突变,粮食绝收,导致发生饥荒。但官员仍然以“折变”盘剥百姓。为了生存,当地百姓纷纷逃荒要饭。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包公写了一封《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反对京西路转运使以“折变”盘剥陈州百姓,并请求朝廷给予适当赈济。皇帝依折降旨,让包公陈州放粮救济百姓,救一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地百姓感激不尽,把这个故事加工成了戏曲,传唱至今。包公还写了一个著名的奏折《乞不用赃吏疏》,文中写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也是他痛恨贪官污吏、关心百姓的具体体现。惩腐愿作“啄木鸟”,爱民甘为“孺子牛”。包公精神,穿过千年仍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岁月里,包公精神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指引人们走向远方。柳公权“心正则笔正”(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汉书·董仲舒传》说,“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可见“正心”是基础,心正则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心正则笔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评判标准,它将书法美学和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书家“心正”才能写出好作品。它不仅是书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品评者对书家的要求。柳公权在唐代第一次提出了“心正则笔正”的思想,开创了书法品评中将美学评价和道德评价相结合的先河。“心正则笔正”是柳公权做人与写字和谐统一的体现,心正则人正,人正则字正。柳书骨鲠气刚、劲健雄强,流露出清雅脱俗的气韵;表现出端正谨严、刚正不阿的人格;练就了自成一家、独具一格的柳骨。“心正则笔正”缘起柳公权自幼聪敏好学,十二岁便能作辞赋诗。元和初年中进士,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唐穆宗即位后,柳公权进京向其奏事。穆宗对其崇拜已久,很想见到他,当天就被提拔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之后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在任期间,曾向柳公权请教如何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心正则笔正”,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穆宗知其不但在讲书法之道,还暗含做人与为官之理。柳公权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深得皇帝赏识。有一次文宗在召见六位学士时,提及汉文帝的节俭,说自己穿的衣服也已经洗过三次,众学士奉承文宗节俭之品德,而柳公权却认为这种小节,不足提及,“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朝廷应该注重贤良之士,罢黜佞臣,赏罚分明。柳公权因此被授予谏议大夫,被文宗长期重用。柳公权一生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少傅,太子少师,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长达二十余年。“心正”之家学渊源柳公权家学深厚,“笔正须善学柳下惠者参之”。可见“心正则笔正”内涵深刻,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柳公权的先祖鲁国大夫柳下惠身上。柳下惠曾因“坐怀不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他是遵从中国传统伦常道德的典范。柳下惠的人格意志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范。柳公权从小受到了父、兄的悉心指导。柳父柳子温,家法严厉,为了让子弟刻苦学习,“常命粉苦参、黄连、熊胆,和为丸”,赐予公绰、公权等兄弟,“每永夜习学含之,以资勤苦。”足见柳父用心良苦。柳公权的哥哥公绰比其年长十三岁。公绰常常召集公权及从弟集体学习,讲授居官治家之法,二十多年间,从未中断一日。公权从小深受公绰教诲,为其学业、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公权禀承家风,恪守家训:立身以孝悌为基础,谦虚低调为根本,谨言慎行为要务,勤俭节约为准则;治家以忍耐顺从为先,交往以简单恭敬为主。做官要自身清廉,严格守法。柳公权正是在柳氏良好的家风与学风的熏陶下成长的,所以为人为官诚意正心,精勤治学,淡泊名利。儒家“正心”思想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背后,离不开儒家“正心”思想的滋养。“心正则笔正”表面上是在谈书法之道,实际上含有诚意正心、去欲守静、清净无染的意蕴。儒家重视伦理道德,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的根本在于诚意正心。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前提,人格修养首先要端正其心。心不正,身何能正?因此,先“诚其意”后“正其心”,为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正心的过程。孔孟非常重视“正心”。孔子的“正心”,首先,以礼正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知礼,无以立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其次,以《诗》正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指思想纯洁,创作思想和态度表现真情,也是在诚意正心。孟子通过“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继承圣人(大禹、周公、孔子)之道,希冀天下太平。孟子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正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基础。“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旧唐书》说柳公权“尤精《左氏传》、《国语》、《尚书》、《毛诗》”等儒家经典,儒家“诚意正心”、“中正无邪”的思想为柳公权“心正则笔正”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心正”是“笔正”的基础“心正则笔正”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西汉萧何。萧何说:“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扬雄提出了“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王羲之认为“意在笔前,字居心后。”虞世南提出了“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通过书法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柳公权在前人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心正则笔正”的思想,他将书法美学与人格伦理相关联,将书法作为“心法”、“心学”的一部分。《旧唐书》说:“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足见柳公权是当时正人君子的代表,其书法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操。“心正则笔正”是柳公权在前人书论基础上的一大贡献。纵观柳公权一生的书法与为人,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其奠定了学书与做人的坚实基础;儒家的“诚意正心”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前人王羲之、扬雄、虞世南、李世民、张怀瓘等的书学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都是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理论提出的重要依据。柳公权通过对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前辈的学习和继承,融合诸家笔法,最终自成一家,以“心正”练就了独具一格的“柳骨”,以“心正”塑造了一位清正廉洁的良臣形象。柳宗元、曾国藩、李鸿章、陈云他们怎么在吃饭?(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年轻时喜欢睡懒觉,这在曾国藩看来是孺子不可教也。为了改变他,曾国藩便立下一条规矩,要和身边的幕僚一起吃饭。有一天,曾国藩坐在桌子旁准备吃早饭了,一看,李鸿章没有来,于是打发人去叫他。这一天早上,李鸿章实在想睡一个懒觉,便对那人说,你去告诉大帅,我今天生病了,就不吃早饭了。谁知,曾国藩一听,把筷子一放,对身边人说:少荃(李鸿章的字)不来,我们大家都不吃啊。这还了得,那人马上跑去告诉李鸿章。李鸿章一听,知道老师生气了,吓得马上爬起来。他刚来到大厅,曾国藩就站了起来,用手敲了敲桌子,说了句话:少荃,在我这里,就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从此以后,李鸿章再不敢睡懒觉了。曾国藩死后,李鸿章对他身边人说: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多亏了我老师当年在营中教我早起。曾国藩为什么那么看重吃饭?其实,他信奉道家的养生术,在吃穿方面都讲究一个简字。南京城的百姓当时都称他为“一品宰相”,意思是,他吃饭每餐只吃一个菜品。有一回,曾国藩视察扬州,一个盐商宴请他。面对满桌子山珍海味,曾国藩只吃他面前一个菜。那个时候的桌子还没有转盘的。吃完以后,他对身边人讲了一句话: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你说他廉洁也好,节俭也好,曾国藩则是把它当做一种养生的方法来看待的。他说:“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他将这种养生法归结为“惩忿窒欲,少食多勤”。曾国藩同大家一直吃完饭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他又最爱讲笑话,讲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个个东歪西倒的,但自己偏一点不笑,以五个指头作耙,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无其事,教人笑又不敢笑,止又不能止。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足以看出吃饭中大有学问。曾国藩不放弃任何机会,要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传递给身边人,去影响他们,而餐桌上这种场合,距离近,感情亲,你说什么,大家都乐于接受,真是李鸿章所说“受化于无形焉”:吾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虽寻常赠遗之物,使幕府皆得见之,且询其意。是时,或言辞,或言受,或言辞少而受多,或言辞多而受少,或取乎此,或取乎彼。众人言毕,老翁皆无所取而独抒己见,果胜于众。然后,心悦诚服,受化于无形焉。上马杀贼,下马讲学,是曾国藩带湘军的一大经验;饭桌边讲课,又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其实,中国自古以来看重吃饭,民以食为天,官场更不例外。唐人崔元翰的《判曹食堂壁记》记载,唐太宗“克定天下,方勤于治”,决定延长每天朝会的时间,为了不让参会的官员饿肚子,就“聊备薄菲”,由朝廷提供一顿免费的“工作早餐”。不久,唐太宗又将其推广到京师其他官署和各级地方政府,成为定制。晚唐蔡词立在《虔州孔目院食堂记》里称:“京百司至于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则有公厨。”柳宗元更是将这一做法提升到政教的高度,其要点有三。一是让平时各坐各的厅廨、各办各的公事之大大小小的官员,借助会餐食堂,获得一个和睦融洽的氛围。“礼仪笑语,讲义往复”,有利于官场人际关系的改善,把工作做好。二是增进各相关部门的联络,促进信息互通。唐代官场术语叫“联事者”。有了食堂,“凡联事者,因于会食,遂以议政,比其同异,齐其疾徐”。三是创造了一个集思广益的群言堂。“事有疑,狱有冤,化未洽,弊未去,有善未彰,有恶未除,皆得以议之”。总之,“食堂之作,不专在饮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吃饭的学问如此,对于现代人的启示也是明摆着的。钱钟书有一散文名篇,题目就叫《吃饭》,他说:“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辩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可见,吃饭不仅仅只是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哲学。陈云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要求不仅要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这可能就是最早提出的“光盘行动”。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在老干部中形成传统,这也成了延安精神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敢于直言的彭德怀更是批评:大吃大喝,吃掉的是党的威信。吃饭的学问看起来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却又是事关身心健康的大事,政治教化的大事。屈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杂文、随笔)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尺短寸长”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浓缩版。它最早的出处在《楚辞》的《卜居》中。《卜居》记载的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一段故事。屈原深爱自己的祖国,深爱养育他的人民,而昏庸的楚王却不信任他,不但不听他的忠告规劝,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迫害他,打击他,把屈原逐出都城,流放他乡。《卜居》的大意是:屈原被流放以后,仍念念不忘祖国与人民。他心情焦虑烦乱,就到卜者那里问卦,并向那位卜卦先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如“宁肯说真话而获罪呢,还是贪恋富贵而糊糊涂涂混日子?宁肯昂然不屈以保持忠贞呢,还是前怕狼后怕虎献媚讨好去趋奉奸邪之徒?是与天鹅一起比翼高飞呢,还是跟鸡鸭们去互斗争食?……”他还说楚国太黑暗,正声不听,小人得志。如“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也就是高尚的乐器废置不用,破瓦罐子却叮当乱响,以此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发挥所长,无能的庸人反被重用。再如“谗人高张,贤士无名”,也就是以造谣挑拨为本事的小人气焰极高,正直无私的君子反遭排挤。屈原哀叹道:“这个世界已经污浊不清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办呢?”卜卦先生听罢屈原的疑问,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你这个卦我卜不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卦也有所不准,神也有所不灵。你的问题我回答不了!”据说,《卜居》是屈原自己写的,他假托问卜的情节,抒发他忧烦不安的心情。关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司马迁在《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中也用过。白起、王翦是秦国的两员名将,都建立过不小的战功,可是两个人的结果都不太好,白起被秦昭王勒令自杀;王翦和儿子王贲死后,孙子王离被项羽战败而死。司马迁在评论这两员战将时感叹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王翦虽都是名将,也难免各有所短也。”“尺短寸长”是个很普遍且很深刻的道理。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尺短寸长”说的就是:公鸡会打鸣,母鸡能下蛋;铁匠抡锤子,木匠拉锯子;苍鹰能穿云,老鼠会打洞,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无奈,没有实际上的“万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在《陈言边务疏》中说得最清晰:“人之才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都是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只能在公鸡群里选择最好的公鸡,同样也只能在母鸡群中挑选最好的母鸡;不能说公鸡比母鸡优秀,同样也不该说母鸡比公鸡高明。说“长”道“短”也好,谈“强”论“弱”也罢,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法国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说:“理智有它的偏见;感觉有它的不确定性;记忆有它的局限;想象有它的朦胧处;工具有它的不完善处。”一句话,没有“万能”,没有“全才”。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对人对事都要有比较,相对地看待。可惜一些人对这一道理知之甚浅,说一个人好,就好得连肚脐眼都没有;说一个人强,就强得刀枪不入……反之亦然。其毛病就出在没有比较,不留余地,缺乏分析,“长”就绝对地长,“短”就绝对地短。其实论述所有事物的语言文字,都要有较为严格的分寸感。有分寸才给人真实感。这就像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都要把握好“度”一样。事物的度决定事物的性质。比如水,在一百摄氏度以下、零摄氏度以上,它是液体,如果水在一百摄氏度以上就改变为气体,如果在零摄氏度以下则改变成固体了。有时“分寸”和“度”决定着事物成破利害。游记、散文、杂文、随笔投稿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中羊城花园得悦街8号404 金火学校 匡天龙校长(电话13126444284)( 匡天龙:中国农业银行卡号:6228480084735784518)
责任编辑:张春生

上一篇: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谁也不愿意说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