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必须念好“清、慎、勤”的“三字经”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4
摘要:时事评论 基层干部必须念好“清、慎、勤”的“三字经”“工作惬意、生活轻松”“工资福利待遇好”“吹着空调、喝茶看报”……在一些人的脑海之中,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实际上,许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完全
时事评论 基层干部必须念好“清、慎、勤”的“三字经”“工作惬意、生活轻松”“工资福利待遇好”“吹着空调、喝茶看报”……在一些人的脑海之中,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实际上,许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5+2、白加黑”已是家常便饭。众所周知,在中国,乡镇一级的治理主要依赖于基层政府的公务员。虽然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纷繁复杂,但是因为人员编制有限,一个乡镇政府加起来也就三、四十号人,却要管理数万人口,因此,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非常普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之下,领导有要求,群众有诉求,在夹层中开展工作的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只有念好“清、慎、勤”这“三字经”,清正廉洁,谨言慎行,勤政为民,才能更好地处理干群关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与信任拥护,从而团结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清即清廉。清廉是从政的第一要务,正如包拯所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唯有“清”字为先,才能明辨是非,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扰,才能为官清正,秉公办事。首先,做为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对党忠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实际行动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其次,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糖衣炮弹的侵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切实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慎即谨慎。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政者只有谨慎言行,方可受人尊敬,方可成就大事。事物千变万化,做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要特别注意谨言慎行,必须“三思而后行”,做到“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切忌“拍脑袋决定”。用权之前要考虑群众得到的利益会不会真真切切,用权之中要思量让群众得到的利益是不是实实在在,用权之后要追问群众得到的利益有没有确确实实。只有时时谨慎思虑,做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克服“心歪”一刹那,不让私欲侵害公义,不让感情代替原则。勤即勤恳。为官者如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只能是昏官、庸官。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坚持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早日致富奔小康。要分清主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行,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清、慎、勤”是基层干部的为官“三字经”,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若为官不清,则民弃之,官越大,其危害越深;若勤而不慎,则必有所疏,终将酿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慎而不勤,则必有所废,造成政事繁多,久而不决。(文/许谨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