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就辉煌。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今起推出的系列报道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本报记者深入河南、江西、贵州、云南等地的采访调研,讲述扶贫一线的生动故事,记录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参与感,挖掘“真扶贫,扶真贫”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充分展示人民法院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效。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今年2月2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如期、底线、承诺……字字千钧,字字浸润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打响。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战役中,全国法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为绘就全面小康蓝图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度重视 精准发力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15年11月3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周强院长强调,要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严厉打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妥善审理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等涉经济领域案件、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会议提出的条条要求,可以说是司法在服务“精准扶贫”方面的“精准发力”。 2016年是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最高人民法院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工作有关要求,成立了由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办公室,并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落实定点扶贫工作。 受周强院长委托,2016年2月,沈德咏还专门赴河南省宁陵县和睢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群众带去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关心和温暖,并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提出具体要求,筹措扶贫资金、选派扶贫干部、开展捐款捐物结对扶贫活动、培训贫困地区干部…… 一项项扶贫举措有条不紊地展开,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定点扶贫 成绩斐然 自1995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就不间断地向河南省商丘市的宁陵县和睢县派驻干部开展扶贫工作,22年里,先后派出了11批25名干部,为当地的扶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宁陵县和睢县地处中原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著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扶贫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挂职扶贫干部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大力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支持: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项目,实际获得项目资金1000万元;全民健身“雪炭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项目成功,专项资金1500万元…… 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为当地脱贫带来了希望,注入了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挂职扶贫干部还引导好贫困户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积极招商引资,为当地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在前后多批挂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宁陵县建立了以优质复合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 制鞋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则成了睢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 扶贫干部为当地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地奔走终于有了回报,群众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容多了,“真情帮扶促发展”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扶贫攻坚 法治助力 “你们不仅年前来走访慰问,刚过完年又到我家来商量赚钱门路,真的很感谢你们。我一定要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努力脱贫致富。”2016年2月的一天,对来家慰问帮扶的法官,江西省会昌县永隆乡案背村困难户吴刚福表达着自己的谢意和信心。 而在湖南省桂阳县人民法院,则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做到“法助、智助、资助”并行,“力度、速度、温度”同升,实现了办案、扶贫两不误、两促进,该院帮扶的34户贫困家庭,除10户“五保户”由社保兜底外,其余24户均已根据自身优势,确定了脱贫路子,每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达2000元。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要求全省法院重点加强涉扶贫案件的审理,妥善审理好涉及农村低保户、困难户资格审查认定、移民搬迁、扶贫款、救济款发放等行政诉讼案件,并要求重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加大基层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造法治环境。 扶贫攻坚,全国在行动。 扶贫攻坚,法院也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