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司法改革砥砺前行 队伍建设从严从实 2015年全市政法工作亮点回眸(下) 长春日报2016年1月15日数字报刊平台(3)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30
摘要: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让困扰人民群众的“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市中法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当场登记立案;对不能当场立案、需要补充必要材料的,一次性告知。90%以上的案件在20分钟内可完成立案,全市法院受

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让困扰人民群众的“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市中法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当场登记立案;对不能当场立案、需要补充必要材料的,一次性告知。90%以上的案件在20分钟内可完成立案,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首次突破十万件。

信息化建设助推法院审判方式的重大变革。市法院坚持创新驱动,以“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为目标,全力推进电子法院建设。电子法院涵盖了网上立案、网上审理、网上执行、网上接访、网上阅卷等业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全程无纸化、全天24小时、全流程覆盖的网上诉讼服务,提高了诉讼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市检察院:“四位一体”模式开启

检察改革“破冰之旅”

本报记者 周 源 本报通讯员 王云庆

市检察院党组坚持“稳中求破、破中保稳”,确定九台、南关两院为全省改革先行试点院。市检察院及时跟进指导,在外无成功经验、内缺改革共识的前提下,形成了集机构整合、人员分类、落实办案责任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于一体的“四位一体”改革模式,开启了检察改革的“破冰之旅”。

在改革实施中,该院以整合资源、减少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为目标,将原来的27个处室整合为“八部一委”, 如职务犯罪检察部、刑事检察部、民事行政检察部等。各基层院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将内设机构整合为“八部”、“六部”。

中央要求把检察官员额控制在政法专项编的39%以内。市检察院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遴选检察官,员额比例坚决按照中央要求,一步降到位。以“具有成熟司法能力”为根本标准,经过笔试、面试、群众推荐、遴选委审核等8道程序,从全市1261名政法专项编制干警中,选任443名员额内检察官。

紧紧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市检察院遵循司法亲历性和权责一致性规律,先后出台5个文件,研究制定《检察官责权清单》,将以前检察长、分管检察长行使的部分权力大胆下放给检察官,让其有职有权有责。

放权给检察官,监督制约是关键。该院研究制定《司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内部监督规范性文件,切实落实司法办案责任,严格遵循“谁办案谁决定、谁决定谁负责”的司法规律,以建立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对各类人员的监督管理为核心,细化实化深化改革配套机制建设,加强内部“精装修”。

市公安局:顺应百姓期待 助力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 周 源 本报通讯员 王险峰

2015年,市公安局党委强力组织推进,全市公安机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坚持问题导向、优化管理、创新服务,大力简政放权,户籍、出入境、交通等行政管理改革,着力于便民利民、助企利企,在全市稳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限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实现所有户籍业务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各县(市、区)分局;精减签批环节,取消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责任区民警、所长签批环节;缩短户口审批时限,由原1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或当场办结。

推进出入境管理工作。2015年,出入境管理部门延伸受理点,开通了桂林路派出所、卫星路派出所等三个城区派出所出入境窗口。实行弹性工作制和节假日预约服务,深入贯彻落实省厅五项便民举措,取消省内居民异地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限制,简化申请材料。

推进交通管理工作。交警支队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黄标车、老旧车综合整治。强化监管工作职能,检车线全部实现远程监控查验车辆。积极推进考试权限下放工作,榆树大队开通了科目二考试场。助力企业发展,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上门检车服务。服务困难群众,为身体残疾的群众现场办理服务业务。拓展网上车管所业务范围,现已开通网上自主约考、补领检验合格标志等16项车驾管业务。

市司法局:以改革激发司法行政活力

本报记者 周 源 本报通讯员 徐洪波 赵新飞

2015年,市司法局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激发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的重要手段,突出问题导向,实行目标牵引,遵循司法规律,成立了长春市司法局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工作要点》,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在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改革上,与市检察院密切配合,规范流程,有序操作,通过层层举荐、严格考核,公开选定初任人民监督员145名,并进行了集中培训。建立了选任、培训、考核等11项管理制度,实现了司法行政机关人民监督员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在推进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上,创新法援中心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由办案型向管理型转变,完善内设机构,将城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集中交由4家社会律师事务所承办,已办理案件117件。

在推进律师管理制度改革上,坚持保障与规范并举,建立完善了律师执业保障机制,与市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意见》。强化律师队伍管理,启动新设律师所负责人执业纪律教育集体谈话制度,对21家新设律师所负责人进行了执业纪律教育集体谈话。

在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上,统一了全市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研究制定了社区矫正县市区和司法所两个层面的“六簿以档”和入矫宣告仪式示范样片,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定位经费保障制度。

市中法:夯实公正司法的队伍基础

本报记者 周 源 本报通讯员 张玉卓 王长安

2015年,市中法进一步加强干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在全院上下形成人心聚拢、正气升腾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公正司法夯实队伍基础。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打牢队伍思想根基。市法院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教育领导干部和法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司法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两级法院持续开展“情系花蕾”爱心助学、服务民营经济、资助困难群众系列活动,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中增强法院干警的群众观念。

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提升队伍司法能力。以“打造学习型法院、培养全科型法官”为目标,两级法院努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官队伍。开展审判大调研、业务大培训,梳理审判工作中的难点要点,面向法官提供菜单式培训。鼓励干部及时发现和研讨审判实践中疑难典型问题和交叉业务,编写审判实务指导丛书,有效统一认识标准和裁判尺度。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