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我们离汽车文明到底有多远(4)

摘要:“什么是安全意识?从交通来说,就是高度注意的义务。”丁立民说,所谓高度注意,形象地说,就是大货车司机要注意到自己车辆的特殊性,在遇到小型车辆时减速慢行;机动车在看到行人时,主动慢行。然而,现在很多交通参与者

“什么是安全意识?从交通来说,就是高度注意的义务。”丁立民说,所谓高度注意,形象地说,就是大货车司机要注意到自己车辆的特殊性,在遇到小型车辆时减速慢行;机动车在看到行人时,主动慢行。然而,现在很多交通参与者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尽这种高度注意的义务,而是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行人认为机动车会减速,机动车认为行人会主动避让。

丁立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参与者的规则意识不强。对交通参与者来说,相对于单位、家庭而言,马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协调各方的关系只能依靠规则、依靠法律。但是,目前很多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不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导致各行其是的局面出现。

“不遵守交通信号、不安全文明出行这种‘交通症’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反映了一种社会心态——浮躁,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利。这种心态反映在交通行为上,就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司机随意超车、超速行驶等。从社会面上来说,普遍缺乏一种注重安全的意识与平和的心态。”丁立民说。

罚或不罚

怎样才能守法文明驾驶

今年7月9日,浙江省温州市交警推出了“微信驾驶员学习减分处理平台”。也就是说,驾驶员因交通违法行为被扣分,只要在这个处理平台上答题,拿到的分数可以抵扣交通违法扣的分。

对于这一作法的效果,见仁见智。诸多评论最后都落到一点:要想让机动车驾驶人守法驾驶、文明驾驶,是靠“罚”还是靠其他路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的观点是,加大处罚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但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罚不责众”,这种观念一直存在于群众的头脑中。所以,罚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丁立民亦认为,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现在的交通管理已经使用了很多技术手段,比如通过电子眼拍下违法行为,继而进行处罚。但是,这种方式也会给交通参与者一种思维——因为害怕电子眼才不违法,如果没有电子眼,就可以随意行驶。也就是说,在处罚的模式下,交通参与者是因为担心受罚才遵守规则,而不是从内心、从意识上要求自己遵守规则、遵守法律。

一个让人感到安全、高效、文明的汽车社会,除了严格的法律保障,还需要以每一个行车人的文明素养为根本,以此构建一个安全文明守法的汽车文明体系。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