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林业局局长苟必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宝兴县蜂桶寨乡的震损林修复中,的确可能有林农违规。这些林农的传统思维是“靠山吃山”。按照规定,震损林修复中的人工植苗造林主要采取的是补植方法,不应该有皆伐。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有林农把郁闭度大于0.3的林地也清理了。苟必康称,这部分活动没有纳入震损林修复,他们没有审批,这部分对象要调查核实,如果违法的话,就按森林法来处理。 周立江也认为“既是天然林、又是商品林”的局面,是林种划分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但他不同意把天然商品林划为商品林:“既然纳入了世界自然遗产范围,这些区域就不应该有商品林,应该都是公益林。” 周立江介绍,国有林地中的情况好很多,管理严格,补助也到位,国有林场职工的收入比实施“天保工程”之前更稳定。根据“天保工程”的补助政策,在纳入“天保工程”范围的国有林地中,不管是商品林还是人工林,都能获得中央财政每年5元/亩的管护补助。 2017年,“天保工程”将推广到全国,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林”都不能进行商品性采伐。如何平衡对“天然商品林”的保护与经营的双重需求,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周立江称,国家林业局已提出明年要修订《低效林技术改造规程》,在修订时,会更加明确地提出哪些天然林不能采伐,对改造对象和范围作更明确的规定。 他同时表示,对天然林的低效林改造本身仍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达1.18亿立方米,迫切需要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森林经营。低效林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和价值的重要手段。 铜厂河林场的场长杨加荣则在设计各种增收计划。他估计以后柳杉价格要跌,所以近年林场小面积试种了一些樟树和红枫。樟树成材后,1立方米按现在的价格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种植红枫则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这样可以吸引成都、雅安的城里人秋天到山区赏红叶。种植樟树、红枫、桢楠等树种还能获得县里每亩300~600元不等的珍稀树种造林补贴。 现在,林场里的红枫和樟树,都还只是膝盖高的小苗,不管是长成可砍伐的木材,还是长成一片供人观赏的风景,都是30年后的事了。(本报记者 程曼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