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焦点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公益诉讼新探索:为了一条母亲河的新生

来源:《长安》杂志微信公号 作者:王贤臻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06
摘要:一条母亲河的治理,打响了吉林省公益诉讼的第一枪,产生了全国第一例省级检察院向省政府发出的检察建议。 伊通河,满语意为“波涛汹涌的河”。这条吉林人民的母亲河,全长300余公里,流域人口1100余万,是长春市的饮用水源之一。 这是如今的伊通河 这是两年
  一条母亲河的治理,打响了吉林省公益诉讼的第一枪,产生了全国第一例省级检察院向省政府发出的检察建议。

  伊通河,满语意为“波涛汹涌的河”。这条吉林人民的母亲河,全长300余公里,流域人口1100余万,是长春市的饮用水源之一。


	公益诉讼新探索:为了一条母亲河的新生

  这是如今的伊通河


	公益诉讼新探索:为了一条母亲河的新生

  这是两年前的伊通河

  短短两年间,伊通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母亲河的治理,牵动了一群检察官们的神经,产生了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份省级检察院向省政府发出的检察建议。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

  排查:缘起一名老检察官的母亲河情结

  沿河徒步数十公里,从源头开始排查线索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开展为期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吉林省是试点地区之一。

  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启动后,吉林省各试点地区检察院纷纷开始了案件线索排查工作。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副部长王铁柱接到了几封群众举报信,反映伊通河水质恶化、气味难闻,让这名50多岁的老检察官心情十分沉重。

  记得童年时,伊通河清澈见底,夏天在河里抓小鱼、小虾,冬天在冰上滑爬犁、打雪仗,曾是他们那一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但近些年来,伊通河鱼虾逐渐绝迹、水质浑浊发臭,成了全县人民的“心病”。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伊通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技术部和县环保局三个主要科室的全体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伊通河的污染源展开彻查。

  调查组从伊通河的源头步行展开调查,每走一段就对河水进行取样检测,一发现超标就查找周边的污染源。他们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穿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脚踏乌黑发臭的河泥,冒着30多度的酷暑,走完了伊通河上游近80公里的全程,拍下100多张照片,制作成20多本卷宗材料,终于查明了伊通河上游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化肥和农药、禽畜粪便、村镇居民生活污水、企业生产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渗液。调查组将情况写成了30多页的伊通河污染案件线索排查报告。

  突破:抓住一个关键点

??? 一大串问号在检察官心中出现,公益诉讼如何兼顾法律、社会效应?

这份沉甸甸的报告不久上报到了省检察院行政检察部公益诉讼指导组手里。听完办案人员的汇报,指导组的同志们陷入了沉思。

  污染源虽然找到了,但从办案角度看,一条河流的污染成因非常复杂,如果以后进入到诉讼环节,这份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能否经受得住法庭审理的检验?污染成因涉及环保、农业、水利、城建、规划等多个行政执法机关,责任主体怎么确认?具体责任怎么划分?治理费用十分高昂,以伊通县的财力能否承受?对这些问题大家心里都没底。
责任编辑:王贤臻

涓婁竴绡囷細 国务院安委会对南昌“2·25”重大火灾事故实行挂牌督办

涓嬩竴绡囷細娌℃湁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