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小小“廉政经”暗藏大智慧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5
摘要:时事评论 小
时事评论 小小“廉政经”暗藏大智慧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成都市纪委在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上深入探索,通过深度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与新的表达形式相结合,推出一批廉洁文化物化成果,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新风尚。(4月13日新浪网) “取伤廉章指。廉,人之高行也。” 自古以来,廉者皆清,节欲守身,以此自矜。廉洁之人,世人皆爱,让人安心。廉者莫不是利国利民之贤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廉者如清泉洗涤人世间的纷扰,留下最存粹的自己。 纵观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传统廉政文化具备一种开明与包容的基本品格。其对执政者的操守要求与为政规则概括为五个方面:重民生而知根本、畏法度而能自律、明廉耻而守气节、崇节俭而重情操,知恩惠而思报国。在独特而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显得厚重和务实,即使是放之当代仍有引人深省之处,值得当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为官做人、干事创业中予以借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经过后世的不断演绎和完善,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为人、从政之道的核心境界。作为最高统治者,应当“慎之于选任之日,奖之以君子之道”;作为各级官吏,应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古人在选拔官员时就十分注重灌输“廉”的思想,以“义、诚、善、洁”的君子的标准要求他们。而作为古代官僚阶层独特的集体共识和文化内存:上不同于君王,下不同于百姓,外不同于清流,内不同于庸贪也值得我们学习。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是包拯以廉政明志的一首诗。告诉我们要知耻责己,守住一身清白。“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守不住清白,就很难挽回自己的名节,就不能使人民群众信服。而顾炎武更是在《日知录·廉耻》中讲过:“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因此,知耻还是安身立命的保证。知耻责己、守身如玉地砥砺品行,才能换得一身坦然,赢得时时超然,从而登及“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的人格高地。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廉与勤,是历朝历代的为官之本,莅官之要。“不勤无以成事,不廉无以立身”,廉政与勤政相辅相成,廉政可以立身,勤政可以安民;不廉政容易坏事,不勤政则无以成事。“功在勤政,威在律己”。廉政突出的是操守,勤政突出的是担当。勤廉双为,才能很好地实现政绩和自身价值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勤政廉政与坚守清苦又是紧密相连的。如司马光所言:“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唯有守住这份清苦,勤政廉政才有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为国不廉,如长夜不明;为人不廉,如朽木不材;为官不廉,如高山塌方;为士不廉,如大厦断脊。“廉”乃立国立民之大节,塑造中华民族之品格,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大智慧,念好“廉政经”是一种高尚的价值取向和从政操守。因此,批判和摒弃其糟粕,珍视和借鉴其精华,并且结合当代的实际予以挖掘和利用,是我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所应有的科学态度与有效方法。(琥珀)
责任编辑:张春生

上一篇:为官首要之道在于敢作敢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