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利好还是利空?上海律师咨询费可达1.5万元每小时_陈桂平律师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陈桂平律师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12
摘要:导语 :最近律师圈内最火热的,无非是近日上海律师协会出台的《上海市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有关律师收费标准的问题,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计时收费最高可按 1.5万元/小时收取,当大家都以此炒得热火朝天时,笔者在思考的是这算律师行业利好的消息,还是利

导语:最近律师圈内最火热的,无非是近日上海律师协会出台的《上海市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有关律师收费标准的问题,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计时收费最高可按1.5万元/小时收取,当大家都以此炒得热火朝天时,笔者在思考的是这算律师行业利好的消息,还是利空

一.律师的收费到底由谁主导?

就法律服务市场来说,律师或者说律所无疑是最大的供应商和销售商,而法律服务需求者,无论是非诉需求还是诉讼需求,按照西方经济学来说,也可定位为消费者。或者笔者这么说,有些人觉得充满了铜臭味,但现实如此,何必转几个弯来讨论这个问题。任何法律服务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更多地是智力和经验所转化的结晶。律师收费,实际上就是一种法律服务产品的价格,如果价格上调,按照供求定理来说,可能会导致需求量的下降,进而又影响供应者的销售以及定价,当然,对于部分法律服务消费者来说,即使法律服务的价格再上调,其也愿意消费,但是这部分消费群体,无疑有几个特点: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对法律服务产品的认可度高、法律服务需求紧迫等等因素,如果换成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来说,也就是影响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之一。

因此,法律服务的收费,笔者认为并非由协会出台某个指导价格就足以影响行业收费可以达到的最高某个水平,仅是发出一个信号,某个律师或者律所如果有能力,可以向法律服务消费者收取最高到某个水平,但是问题是:法律服务消费者买单不?显然按照国内的情况来说,一线城市或者超一线城市,就那么几个,即使在前述城市里能够计时收费达到1.5万/小时的同行,估计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国内多少律师、多少律师事务所一对比,显然可以看出律师收费目前远远与律师的付出不对等,甚至更别谈与律师的执业风险对等。

那么律师收费上不去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几个:1.法律服务消费者的观念;2.法律服务提供者的专业化以及职业道德;3.其他渠道法律服务商的冲击;4.同行的内耗;5.律师目前整体的社会地位不高以及权威性较弱。

二.计时收费达1.5万元/小时花楼谁家?

每个行业或者每个群体的业绩或者收入均可能套用二八比例。实际上,律师的群体或者律所也一样,同一个律所内部的收入或者收费水平也是如此,或许笔者有点夸大,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关起门来也就只有自己人知道。计时收费大1.5万元/小时并非不可能,甚至高于这个标准也有,但是又几个同行能做到?如果全中国有五千个律师能做到,是否就等同于这个行业的整体收费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答案显然不用多说了。另外,假设一个实力雄厚的法律服务消费者急需花高成本去寻求某个优质的法律服务供应商,除非其认可某个律师并认为其提供的法律服务价值类似奢侈品,如同爱马仕的品质一样非君不可,那么无疑可能其支付的计时律师费会高于1.5万元/小时,但是假设其并不知悉某个律师仅是有此需求,那么极有可能的做法是通过圈内人推荐或者其通过各律所在某个领域里的排名而去对比几个律所的收费,在同样能解决其法律需求的情况下,作为理智人的选择,其此时可能会选择价格稍微偏低的法律服务供应商。

因此,较高计时收费比如上海最高可达1.5万元/小时的情况,也就无非是那么一小波人可能消费。笔者认为,始终律师的收费还是由法律服务市场来调节以及主导,而并非由律师业内自己可以左右,当然,为了有量化的标准,我们需要有业内收费的管理办法或者指导规定等等,这也算是业内自己对本行业的服务认可的一个较好信号,但是,这并非对整个行业的收费可以提高是一个多么值得关注的利好消息。对于该规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这个规定对法律服务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力。

三.国内律师收费受到的冲击?

国内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以及收费情况的改变,实际上也就是思考我们业内收费为何上不去,或者到底律师收费受到哪些冲击。如上所言,无非那四个方面:

1.消费观念决定消费需求

即使在如今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当下,亦或者一线城市,亦不少人对认为需要聘请律师或者委托律师介入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对于多数法律服务消费群体来说,聘请律师是用来救火的,而不是在某个事情尚在酝酿中就认为需要委托律师介入进行法律层面的评估,包括笔者接触的部分投资者,无论是机构类还是私人客户,其往往是发生纠纷时才找律师,而此时,硬伤已在,如同病了找医生,医生也未必能够让你恢复到活泼乱跳的当初。此时寻求律师,可能更多地是死马当活马医,亦或者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此而已。当然,换句话来说,如果不找律师,可能某个事情,连挽救或者追偿的可能性都没有,至于通过非法渠道解决的自然排除在此列,只不过对于非法渠道解决的后果理所当然也会自食其果。又如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的,第一年有某种打算觉得需要聘请律师,但是发觉聘请后本单位似乎没啥事让律师干的,结果第二年不续签,但是,往往当不续签时就发生了事而另外寻求律师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此时花费的成本以及可以达到的效果远不如一直让律师陪伴左右。这点,道理跟国防一样,并非有危机才需要国防,而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即使不用也可以震慑八方,不能因为暂时不用,干脆就不要了。所以,如果机构类的客户都如此的去考虑律师的价值,何况普罗大众呢。

幸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人认为需要有律师提前介入某个事情或者有纠纷第一时间咨询律师,观念在转变是好事,但是这种观念并非是真正意义上法律服务需求观念的转变,因为,消费观念是讲究对消费对价的认可。举例来说,所谓生意做生不如做熟,律师周边也一堆朋友甚至亲朋好友转介绍的准客户,但是往往律师最苦恼的确实如何向他们开口提及咨询收费的问题,不管收费多少都是如此,对于亲戚可能不收费,但是从心理来说,试问一个朋友咨询你首先问题咨询如何收费,跟开门见山就问你某个法律问题或要求拟定某个法律文件,这种心理落差多大相信很多人试过,至少有一点,你不回答他觉得你不对而不是他自己没考虑到你的答复背后的逻辑价值甚至你可能花费的时间。如同以往经常说的,如果一个法律服务需求者联系某个律师第一句话是:咨询如何收费?跟另一个情况开口第一句话:咨询要不要收费?这本身就代表了消费观念的不同,而这部分消费观念依旧是占主流地位。另外,即使法律服务供应商如律所或者律师提及咨询收费的标准时,或许统计一下,会发觉不少人在报价之后,法律服务需求者就没有下文了,甚至连回应都没有,可见,任何一个市场,服务对价的问题都离不开消费者的观念到位与否的逻辑。简单说,购买奢侈品,人家更多的是考虑款式的问题而不是品质或者价格的问题。而同样可以满足某种功能的商品,或许人家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商品的价格如何,是否值得这个价格,进而再考虑其品质。

2.法律服务供应商的专业度以及职业道德

责任编辑:陈桂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