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行政法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关于法官办案方法的初步研究(3)

来源: 人民法院报 作者:苏明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30
摘要:在办案方法的三个层面中,法官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正如有人对邹碧华所言:“把事情做对是方向,把事情做好是标准,把事情做巧是方法。”要把事情做巧,就要培养管理观念,增加管理经

  在办案方法的三个层面中,法官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正如有人对邹碧华所言:“把事情做对是方向,把事情做好是标准,把事情做巧是方法。”要把事情做巧,就要培养管理观念,增加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

  一是对审判流程的管理。俗话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法官办案也是这样。不同的法官有着不同的办案能力、方法和习惯,但对于审判流程和办案环节,应当突出统一要求。要加强集约化管理,对送达和保全等事务性工作采取集中运作的方法;加强节点控制,对“第一次到再次开庭”“开庭后到作出判决”等具有自由裁量空间的阶段性时限进行规范;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提炼出一套对法官办案行之有效的管理技巧。从一些法官探索的方法看,针对已经开庭但因相关原因无法及时结案的案件,在开庭后,可根据庭审质证情况将可以确认的事实及时在文书模板中予以固定,以免在结案条件成熟、正式撰写裁判文书时要重新核实大量证据,造成重复劳动。对处于特定程序(如审计、评估、鉴定等)中的案件,可制定相应的案件节点情况表,对案件处于什么工作阶段、存在哪些问题等及时予以记录,定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案件动向,并协调处理好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二是对人际关系的管理。某种程度上讲,办案就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谓办案方法就是沟通协调的方法。承办案件的法官与诉讼参与人之间、与合议庭成员和司法辅助人员之间、与院庭长和其他同事之间,都存在沟通协调的问题。倾听和讲理是法官的基本功,沟通是法官的基本技能。一个优秀的法官,应当是一个善于沟通的高手。邹碧华曾经提出,法官对案件的处理不能生搬硬套法律规则,漠视人性与世情,要学会将心理学方法科学地应用于整个司法过程,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释明。在这方面,年轻法官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是对卷宗材料的管理。主要涉及卷宗材料分类摆放、及时整理和归档前的检查。有的法官创新案卷摆放方法,按照新收、已阅卷未开庭、已开庭、已判需补充材料、可归档等类别分别摆放卷宗材料。虽然方法上只是进行了小小的改进,但查找案卷材料变得更便捷,节省了宝贵时间,也更加有条理。此外,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么繁忙,都应当提倡当天事情当天了。而且,案件办结后,法官在卷宗归档前必须要进行检查而不能简单地签字了事。虽然卷宗的装订是书记员的工作,但在涉及评价案件质量并进而追究司法责任时,主要根据卷宗材料的记载作为判断标准。当卷宗材料出现问题,即使经过认定案件质量没有缺陷,可以说裁判是公正的,但可能不能说这个承办人是一个负责任的法官。

  好的办案方法主要来自一线法官的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各级法院的重视并将之纳入审判业务指导和调研工作的视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形成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办案方法。

责任编辑:苏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