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行政案件判决书

旗下栏目: 行政案件判决书

张晓华诉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二审判决书(2)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3
摘要:上诉人市房管局上诉称: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2005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郑民一终字第84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张晓华与李书奎离婚,原属于两人共有的80%产权归李书奎个人所有,剩余20%产权属于单位。200

上诉人市房管局上诉称: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2005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郑民一终字第84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张晓华与李书奎离婚,原属于两人共有的80%产权归李书奎个人所有,剩余20%产权属于单位。2006年河南省省直机关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以【2006】83号文批准李书奎购买单位拥有的20%产权。我局据此为李书奎办理郑房权证字第0601065813号房屋所有权证。后经李书奎申请,我局根据上述民事判决为其办理郑房权证字第0601066228号房屋所有权证。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未侵犯张晓华合法权益。首先,在李书奎购买20%产权时,张晓华已不是李书奎配偶,房改是给职工的,不是配偶便不能取得产权。省直房改办购房表错误填写了“张晓华”的名字,至多造成李书奎少交一些房款,张晓华并不能取得产权。工龄不属于个人财产,“使用工龄就是共有”的说法于法无据。其次,张晓华此后购买了经济适用房,而经适房申请资格是没有住房。张晓华购房资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证实其对李书奎的该处房产并不享有产权。张晓华与被诉行为缺乏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不具有本案原告主体资格,更不能认定其权益受到侵害。一审法院认定张晓华是“20%产权的共有人”,认为被诉颁证行为侵害张晓华的权利,进而确认颁证行为违法,缺少法律依据。请求依法改判。

上诉人李书奎上诉称:1、一审判决认定被诉颁证行为侵犯张晓华的合法权益错误,直接违背国发[1994]43号文件精神,违背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字[2000]第4号)文件的精神。国发[1994]43号文规定“职工购买现已住用的公有住房,可适当给予折扣。”这说明工龄优惠只适用于购买房改房的职工。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字[2000]第4号文规定“工龄优惠只是属于一种政策性补贴,而非财产或财产权益,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的公有住房应视为个人财产。”一审认定张晓华有原告主体资格错误。李书奎与张晓华离婚后自己出资购买剩余20%产权,不应认定为产权与张晓华共有。2、一审法院在张晓华未提供市房管局侵犯其合法权益给其造成实际损失的证据的前提下,即判决认定侵犯原告合法权益,因证据不足而不能成立。3、根据《行政诉讼法》对原告资格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六)项、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及豫高法[2005]271号文件关于原告主体资格和第30条第2款被诉行政行为实际上并未侵害原告所主张的合法权益的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规定,本案应认定张晓华没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4、市房管局因其离婚对原产权进行析产过户的事实清楚;过户所需证据,原产权证、离婚判决、购房申请、批准文件等无一疏漏,房管局没有违法行为。一审判决市房管局行为违法,理由不能成立。5、一审法院不顾事实真相,违法判决。一审法院以购买20%产权的审批表配偶一栏有原告名字为由将错就错认定省房改办强加给其的配偶与其共有产权,与其已经离婚的事实不符;该房100%产权已经(2005)郑民一终字第845号民事判决和(2009)郑民再终字第183号民事判决分割完毕,不存在侵权事实;一审判决认可了其提供的司法文件,却又违背上述文件规定,违法认定被诉行为侵犯原告合法权益和原告具备本案诉讼主体资格。请求驳回张晓华的侵权之诉。

被上诉人张晓华辩称:1、市房管局析产登记依据要件中的(2005)郑民一终字第845号民事判决只分割了涉案房屋80%的产权,且判决由其母女暂住。2、市房管局析产登记依据要件中的“部分产权转全部产权登记表”是以李书奎和张晓华两人名义取得该房的全部产权。该表是李书奎亲自填写张晓华的购房信息和上交张晓华身份证件,说明李书奎认可并承认以两人名义取得房屋全部产权;该表经售房单位审核盖章、经省房改办审核批准盖章,说明该表各项内容合法;房管局依据该表办理房改售房(100%)房产证,说明以两人名义部分产权转全部产权有效。3、市房管局析产登记依据要件中的“房改售房”房产证是共有产权。该房是未分割完毕的共有房产;“房改售房”房产证登记一人名字,登记簿是职工两人购房信息资料,法定是共有房产;正因“房改售房”房产证是共有产权,交易时才要经过析产。4、市房管局“析产”登记程序违法,严重违反法律程序和操作规程。2006年房管局办理析产登记时,知道该房是没有分割完毕的共有房产、以两人名义取得全部产权、由张晓华母女居住,在共有人、居住人不到场的情况下,析产到李书奎一人名下违法;房管局规定,颁证必须产权人亲自到场签字,核对身份证,而李书奎没有到场,他人签字领证又没有委托书及委托人身份证件。5、(2009)郑民再终字第183号民事判决和购买经济适用房都不能推翻房管局2006年析产的违法行为。民事再审判决李书奎给张晓华补偿,认定了剩余产权共有;购买经适房不影响其原房产权利。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审第三人宋国强未提交书面意见。                                                                                                                                                                                                                                                                                                                                                                                                                                                                                                                                                                                                                            

本院经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查明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有两个,一是被诉房屋登记行为是否侵害张晓华的合法权益,张晓华是否具有本案的原告诉讼主体资格;二是被诉房屋登记行为是否合法。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