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习近平关于改革的两个“一公里”论(5)

来源: 人民网 作者:杜娟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0-18
摘要:要有善于担当的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开动脑筋,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业务理论,并努力拓展知识面,成为多面手,逐步培养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要有正确的人情观。领导干部重感情是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

要有善于担当的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开动脑筋,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业务理论,并努力拓展知识面,成为多面手,逐步培养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要有正确的人情观。领导干部重感情是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党的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要容人、容事、容话。所谓容人,就是要在班子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在背后评头论足;所谓容事,就是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因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而有怨恨之心,遇事应平心静气去处理;所谓容话,就是要有听的修养,特别是在民主生活会上听到批评意见,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心态。

习近平关于改革的两个“一公里”论

图为: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

四、全程遵循问题导向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到“牛鼻子”并有牵“牛鼻子”的办法。这“牛鼻子”就现实中的问题,这办法就是习近平主席经常强调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指出:“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问题倒逼改革,问题在哪里,改革就应该指向哪里。问题导向体现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始终追着问题走或牵着问题走,能够确保改革的全程不会偏离实际和目标,更不会犯颠覆性错误。以问题为导向,还能够迅速找到改革的最佳途径,顺着主要矛盾,抓着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剖析问题、善于找到主要问题。

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