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奇葩”盲道屡见不鲜 被网民调侃为“样子工程”(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硕】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要:此外,桑兰坦言:“其实我国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大家也不知道他们的切身需求。”桑兰鼓励残疾人勇于维护自己平等的出行权,敢于为自己发声,在自己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媒体

  此外,桑兰坦言:“其实我国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大家也不知道他们的切身需求。”桑兰鼓励残疾人勇于维护自己平等的出行权,敢于为自己发声,在自己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媒体、残联、司法部门等机构的帮助。

  无障碍环境,获益的不单是残疾人

  在无障碍设施上设置障碍的,不单是政府一方。

  尽管政府一直在呼吁无障碍环境建设,但相关设施被挪作他用、被损坏甚至无视的现象却成常态。相关专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社会大众。

  “人们常常容易将残疾人边缘化。”在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白艳莉看来,社会大众缺乏对残疾人群体发自内心的理解,这也是400多部法条管不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能单靠政府‘一厢情愿’,社会也需要发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对残疾人进行帮扶。”白艳莉表示。

  白艳莉呼吁,我们的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就告诉孩子人人平等,要关爱弱势群体,学会如何与之相处并尊重他们的诉求。“学校、单位、居民区不妨多组织些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并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切身感受到其生活的不易,关怀之情便自然流露于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

  提起无障碍,人们就下意识地想到残障人士。“我们的概念不妨再刷新一点,提倡通用设计,方便任何有需要的人使用。”周燕珉给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对所有人都应当无障碍。”

  周燕珉认为,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还包括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自觉遵守相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际上就是爱他人,也爱自己”。(实习生 黄丹玮 本报记者 王帝)

责任编辑: 【编辑:王硕】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