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现在我们大变样了。我们村修了10公里的公路,安的有太阳能路灯,自来水通了,村民也富起来了。”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西刘庄靠着互助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使村民的钱包一天天鼓起来了。
刘遂伸介绍互助社运行情况,身后黑板上是互助资金的使用公示。 西刘庄资金互助社。 中国搜索平顶山10月11日讯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俗语,在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委会同样适用。而也正是靠着这个约定,西刘庄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起劲。 西刘庄村位于叶县县城西南5公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长期落后。该村有7个村民组,235户人家886人,人均耕地不足8分。曾经,该村村民吃水贵如油,道路疙疙瘩瘩,小小山村不足千人,就有光棍汉30人。 “现在我们大变样了。我们村修了10公里的公路,安的有太阳能路灯,自来水通了,村民也富起来了。”10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西刘庄村时,村支书刘遂伸底气十足地说道。要问这靠的是什么?那还真得说说西刘庄的互助社! 面对贫穷,西刘庄村民们也日夜祈盼能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却长期缺少资金,借贷无门。2007年,该村成为国家贫困互助资金运行首批试点,先后拨付种子资金50万元,为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西刘庄村资金互助社也应运而生。 为了用好这笔资金,并能让互助资金活起来,西刘庄村探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运行模式:一是发扬民主,海选理事成员,让社会信誉最高的人参与管理;二是自愿结合,实行五户联保,让社会关系最好的人相互担保;三是封闭运行,杜绝资金外投,让贫困资金最多的向穷人倾斜;四是日清月结,争取快收快放,让有限资金最快周转创造收益;五是阳光作业,实施公示制度,让社会各界最严监督成为常态。 也正是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西刘庄互助社的50万元互助资金已累计周转使用480万元,受益农户达到196户,衍生经济效益达百万元以上。 贫穷是因为山,发展还得依靠山。西刘庄村结合自身的优势,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目前,西刘庄村的养羊户有80多户,存栏量达3000余只;通过整理荒地,该村栽植板栗、侧柏、石榴、紫薇等经济林木,尤其是2015——2016年,营造黑李、核桃等杂果 700亩,发展皂角10000株。 精准脱贫,任重而道远。刘遂伸表示,目前村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有84户,297人。“下一步我们要分户进行精准扶贫,保证户户有项目,户户能能增收,争取在2018年全村脱贫。”(中国搜索 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