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光明日报社在南阳隆重举办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主题的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论坛包括大会交流发言、宣读论坛宣言等5项议程,其中,河南涌现众多“好人故事”引起共鸣。
9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光明日报社在南阳隆重举办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主题的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出席论坛并讲话。 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从事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剖析了“河南好人”现象,为培育“好人文化”提出了建议。部分全国、河南省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原人物,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等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上,来自河南省各地的道德模范、岗位学雷锋标兵、时代楷模和与会代表在学习了第十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主要精神后,围绕“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主题,从河南公民道德的根源、社会影响及建设举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宣读了本届论坛宣言。大家一致认为,博大精深、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滋养了河南人民爱国奉献、忠厚朴实、勤劳勇敢的性格特质。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在讲话中指出,河南要深刻认识做好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的重要意义,提高先进典型的发现力和覆盖面,增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全方位关心关爱先进模范人物,推动核心价值观由人知人晓转为人信人守,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我们坚持推崇礼遇典型,让典型拥有崇高的社会声誉,真正把先进典型举过头顶,放在心上。”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富治介绍,南阳通过传承当地的文化基因、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等方式厚植好人辈出的社会基础,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放大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效应并构建了崇德向善的长效机制。 论坛讨论时,多位发言人对河南涌现出的一批“好人故事”深表感动——王峰三入火海救人,留下一串血脚印;维和战士申亮亮面对袭击,奋力推开战友不幸牺牲;民政部“孺子牛奖”获得者许帅生前救助流浪乞讨者,死后还捐献角膜和遗体。“他们的精神所产生的正能量,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河南人成为‘河南好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金瑞在发言时说。 近年来,河南省先后有69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4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数量居全国第一;李文祥、燕振昌、邓州“编外雷锋团”等被评为“时代楷模”;推出各类先进221万余人,涌现出爱心团队60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