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网站合作

旗下栏目: 网站合作 聚焦特稿 原创独家

河南3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4-14
摘要:3月份,河南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处理472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353人;处分人数中乡科级干部占绝大多数,共351人,处分县处级干部2人。
核心提示:3月份,河南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处理472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353人;处分人数中乡科级干部占绝大多数,共351人,处分县处级干部2人。

河南3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

全省3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

全省3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处分人数占近3成

3月份,河南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中央纪委要求,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处理472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353人;处分人数中乡科级干部占绝大多数,共351人,处分县处级干部2人。

在查处的各类问题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仍然最为突出,查处问题98起,处理136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01人,占本月处分人数的28.61%,与上月相比增加4.29个百分点;居第二位的“违规公款吃喝”问题,处分58人,占16.43%;居第三位的“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处分52人,占14.73%。这3类问题处分人数占总处分人数的59.77%。

河南3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起

什么样的福利不能发

在公款滥用问题上,违规发放福利问题成为了案件通报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那么,福利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哪些福利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属于违规呢?国企、机关发放福利的边界又在哪里?

现有的福利费通常指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这就涵盖了国有及民营各类企业的发实物及购物卡、消费券行为。一些事业单位也参照上述做法。

2012年2月,中纪委印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津贴补贴下了定义:

所谓津贴补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离退休人员补贴、改革性补贴以及奖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福利是薪酬之外的“意外惊喜”吗?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李若山介绍,2007年前,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可按照职工薪酬总额的14%计提一笔福利费,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福利费需视为薪酬的一部分,应按规定据实开支及纳税。

那么,什么样的福利不能发?

根据相关规定应由个人承担的支出,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开支:一是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二是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三是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四是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五是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此外,“超额”的福利费还须按规定纳税。按规定,福利费不超出工资薪酬总额14%的部分可税前列支,超出部分应纳税。

专家认为,对于福利费现象,如果是借公款慷股东、国家之慨滥发,就要作为反腐对象打击;合法合规发放,也须经过许可程序及采购入账规范,视为薪酬依法纳税。

“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福利要公开化、显性化,才能被有效监管。”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福利争议的核心是利益分配能否“阳光化”。要消除的是特权性的福利,要规范的是不透明的福利,符合弱势职工权益的扶持性分配要更重社会统筹。

中纪委表示,调整增加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项目,征求了许多地方、部门的意见。这些增删和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四风”突出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重点的变化。

辩证看待福利,不难发现矛盾无处不在。一方面,体制内外的福利差引发公众对收入分配的吐槽;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取消或减少节日福利也引发出“不适应症”。

要破解这对矛盾,首先应明确福利的概念和标准,让福利发放的执行者、接受者和围观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福利的“黑白灰”。事实上,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对福利发放的监管和引导,反映出福利需要发放,更需要进行规范。

归根到底,争议的背后是公众对更好的社会福利体系的期盼,这种福利体系应既能激励先进,又能惠及绝大多数群众。

此外,争议背后还隐藏着长期以来社会分配关系被扭曲的问题,只有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才能带给最广泛的劳动者真正的“福利”。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