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网站合作

旗下栏目: 网站合作 聚焦特稿 原创独家

黄河进入凌汛期 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有史最强年份之一

来源:国搜河南 作者:赵亮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25
摘要:核心提示: 11月24日8时,黄河本年度首次出现流凌,位于内蒙古三湖河口河段,首凌日期较常年偏晚5天。黄河防总宣布24日起进入凌汛期,并启动防凌运行机制,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资料图:黄河凌汛 据黄河防总消息,11月24日起黄河进入2015~2016年度凌汛期,

核心提示:11月24日8时,黄河本年度首次出现流凌,位于内蒙古三湖河口河段,首凌日期较常年偏晚5天。黄河防总宣布24日起进入凌汛期,并启动防凌运行机制,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黄河进入凌汛期 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有史最强年份之一

资料图:黄河凌汛

据黄河防总消息,11月24日起黄河进入2015~2016年度凌汛期,各级黄河河务部门严阵以待,确保安全度汛。

11月24日8时,黄河本年度首次出现流凌,位于内蒙古三湖河口河段,首凌日期较常年偏晚5天。依据《黄河宁蒙河段防凌指挥调度管理规定(试行)》,黄河防总宣布24日起进入凌汛期,并启动防凌运行机制,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上年度凌汛期,黄河干流最大封冻长度达707公里,黄河防总与沿黄省(区)防指及有关军区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了黄河防凌安全。据预测,2015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厄尔尼诺现象最强年份之一,气象的不稳定因素及风险增加,对黄河防凌带来不利影响。

近日召开的河南黄河河务局防凌会议要求,本年度水情气象年景偏差,防凌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防凌责任制,按照防凌预案要求,加强防凌队伍建设,落实防凌物资,确保防凌安全。

相关知识:黄河凌汛

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10个纬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冷空气的影响,偏北风较多,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是: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元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上游-25~-52.3℃,中游-20~-40℃,下游-15~-23℃。因此,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程度不同的冰情现象出现。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

黄河凌汛的特征

1、黄河沿至兰州河段

该河段为黄河上游的首端,虽气候严寒而漫长,但由于黄河穿行于青藏高原山脉之间,各河段河道比降相差悬殊,流速变化亦较大。因此,有的区间河段既有流凌又能封冻;有的区间河段仅能流凌不能封冻;还有的区间河段在自然条件经常发生封冻,但水库修建后改变了热力、水力条件,使水库上游发生过几次冰塞,水库下游变封冻为不封冻。现分述如下:

(1)黄河沿至玛曲河段 该河段911.6公里,河道比降0.72‰--1.12‰。初冰开始门期,一般发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最早在8月21日(1960年)。终冰日期一般在翌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最晚在6月29日(1956年)。是全河中封冻期最长的河段。如黄河沿站历年平均封冻历时为160天,最长达193天,最短也有 128天,最大河心冰厚为1.28米,平均冰厚为0.93米;玛曲站历年平均封冻历时为105天,最长为118天,最短为95天。

(2)玛曲至循化河段 该河段长726公里,河道比降为1.42‰—3.22‰。,由于水流的动力作用大,只能流凌而不能封冻。初冰日期一段发生在11月下旬,终冰日期发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历年最大岸冰的平均冰厚,唐乃亥为0.5m米,贵德为0.35米,循化为 0.38米。

(3)循化至兰州河段 该河段长21l公里,比降较缓为1.06‰一1.9‰。初冰日期一般发生在11月下旬,终冰日期为2月下旬。冬季常因气温骤降使流凌密度迅速增加,在兰州以上有局部的卡凌封冻,兰州断面附近经常封冻。60年代初,盐锅峡水库建成蓄水至刘家峡水库建成前,刘盐河段曾出现过几个年度的巨大冰塞灾害。在盐锅峡水库以下兰州河段已开始不封冻,但有稀疏流凌。1968年刘家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由于它调节了热量和水量,导致上游流入库区的冰被融化,水库冬季下泄的水温高达3~5℃,兰州河段已不再出现流凌和封冻。[2]  

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巨大冰塞 1961年冬,盐锅峡水库回水末端至刘家峡河段曾发生巨大的冰塞,冰塞体长 35公里,冰盖厚近1米,最大冰花厚14~15米,冰塞体积约4 000万立方米。巨大的冰塞造成了严重的壅水,小川最高壅水位达1 628.86米,比起涨水位高9.25米,刘家峡导流洞出口处最高壅水位达1 630.7米,比起涨水位高10.26米,此水位接近千年一遇洪水位,超过了下游围堰顶6.4米,历时70多天。冰水不仅淹没了施工工地、公路和桥梁,而且水源地和居民区的房屋也遭到了破坏。1962~1963年、1963~1964年该河段仍产生了冰塞,其壅水高度略低于1961一1962年。

成灾成因,一是上游有充足的冰花来源。在天然条件下,刘家峡以上黄河干流有较长的不封冻河段,冬季平均流冰量为2 246万立方米,1958~1959年度曾达3 327万立方米,1961~1962年度约为4 000多万立方米。来冰量的多少与未封河段长度、流量的大小、负气温的高低密切相关。

二是下游是阻止流冰下泄的盐库末端。刘家峡水库1958年9月开工,1960年1月1日全断面一次性截流,截流后局部改变了河道的水流条件,由原来全河宽70米过流,变为集中于13米宽、13.5米高的导流洞过流,经过1960~1961年度冰期的泄水排冰,证明导流洞过流畅通,没有发生冰凌堵塞壅水现象。但1961年冬由于下游32公里处的盐锅峡水库蓄水运用,回水末端流速锐减,致使刘库导流洞下泄的冰花堆积下潜在盐库末端,而上游流末的冰花源源不断,从而形成了刘盐河段35公里长的巨大冰塞。

三是有冰花下替的水流条件。在盐库回水末端封冻边缘处,若冰花不能下潜,则上游流来的冰花只能溯源而上形成封冻冰盖,而不能形成冰塞,但刘家峡以上为峡谷河段,比降大、流速快。因此,当大量冰花流至盐库回水末端时,必然下潜形成冰塞,然后向上、下游发展,成为巨大的冰塞体。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