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揭示:受利益驱使,一些市民对微信扫码送礼流动趋之若鹜。在部分高校内,一些大先生为了“兼职”甚至停止扫码“促销”。专家示意,二维码里能够藏有病毒,扫码能够会招致信息泄露。
资料图 中国搜查郑州10月16日讯 “最新坑骗,现有几伙骗子,让你拿着身份证、手机号,而后录个拍板的视频,就可能领礼物,他们用你的身份证号存款呢……”10月15日,这条信息在微信冤家圈流传开来,中国搜查了解到,真有市民遇到类似的事。微信扫二维码送礼是天上掉馅饼,还是面前有圈套? 微信扫码领奖品风行街头 “即日起,市民冤家只需拿起您的手机拍下与车展无关的元素,将照片分享至冤家圈,同时附上主题#棘手拍车展,好礼享不停#,随即将分享截图发送到民间微信,并注明您的身份证号码,前100名加入的车友即可获得30元话费。” 这是去年10月网上出现的郑州某国内车展微信扫码宣传语。中国搜查发现,类似的扫码宣传正在街头风靡,一些市民也热衷于这些流动。 10月14日晚,中国搜查在郑州市文明路科技市场附近看到,一个以推行手机APP的营销流动摊位前,汇集了不少市民围观,摊位上搁置着鼠标,迷你音箱等电子产品,旁边则立着一张贴有二维码的招牌,法制,上面写有 “扫二维码,免费领奖品。”的字样。担任推行流动的任务人员正忙着约请市民经过扫描二维码的模式装置手机APP。 看到有免费礼品可能领取,不少市民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也摩拳擦掌,纷繁拿出手机扫码注册。市民康学生在任务人员的揭示下扫码装置胜利,随即末尾停止注册。“看着挺费事的,除了需提供姓名、手机号,现场还得拿着身份证拍照发给他。”康学生说。 虽然有时需求提供个体信息,但对王女士来说,每次遇到扫码送礼的事,几乎都会扫。“通常是扫下二维码,关注微信群众号,感觉没啥损失,还能免费领货色。” 中国搜查观察,这些商家的扫码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经过扫码关注商家的微信群众号或下载APP,并留下手机号、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即可。第二种是实现上述流程后,还需绑定银行卡停止1毛或1元的小额支付。在走完商家规则的扫码流程后,就能拿到“礼物”。“礼物”大多为布娃娃、糕点、饮料等小礼品。 大先生逐利退出"扫码"大军 扫二维码送礼物,当初已成为街头“一景”。中国搜查留意到, 目前这种商家罕用的促销手腕正在向多所高校的宿舍楼、食堂及校门口人流量大的地方“汇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先生也成了扫码促销大军中的一员。 近日,在郑州文明路某大学校园内,中国搜检查到,在一个微信扫码促销流动现场,先生容貌的促销员们纷繁卖命地“拉人头”,有的拦下过路同窗反复解释,有的甚至强行往过路同窗怀里塞材料。不少过路同窗在这些促销员的游说下,拿出手机扫码。 据媒体报道,在一些高校内,停止采购的多是商家招用的兼职人员,顺便是很多本校的大先生都加入了扫码促销。为何大先生们肯耽误学业或许其余实习时机,法学,在校园里从事这样简略的重复性休息?据了解,其面前的利益诱惑是主要缘由。 有学校先生向记者透露了里面的利益链,“咱们是依据扫码的难易程度停止提成,扫码流程越简单咱们挣的钱越多。”这位先生引见,有的商家只是给自己的微信群众号拉粉丝,每拉一个粉丝他们就能提成1元,如需用户用手机号注册,他们可提成4-5元。然而,不少先生更愿干简单点的活儿,目前,为某金融公司的APP降职“装机量”最能挣钱。这家金融公司的APP要求用户下载APP后,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 “这些收入是可能日结的,我身边有同窗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咱们还会‘刷楼’,进宿舍楼停止推行。”这位先生说道。 面对商家的“迷惑”,对热衷于扫码的人来说,会不会形成信息泄露? 郑州大学工学院一位同窗示意,他经过一位学长的引荐,加入过一个扫码送“小黄人”的流动,经过关注微信群众号留下了手机号码,过了几天却突然收到了北环有卖房子之类的渣滓短信。也有一位同窗称:“我扫了几次码,也不知道是经过哪次泄露的,最近总收到基金、股票、保险这些机构的骚扰电话,幸好360给阻拦了。” 郑州市民张女士在加入一次扫码送礼流动之后遇到的效果更间接,称最近总有陌生人给她发短信,“刘某某 卡号:6222……”,内容只要一个银行卡号和姓名。张女士说,“很反感,难道让我给他打钱?” 中国传媒大学对大先生的一项对于“扫码送礼”的考查显示,在拿到礼物后,有八成多的同窗会抉择勾销关注群众号或卸载APP。但单纯的取关和卸载,却不会让同窗避免信息被泄露的危险,有近四成的同窗或身边同窗由于参加扫码流动而遭信息泄露,这让很多先生心甘情愿。 一位郑同窗说:“只怪我现在太单纯,为了一杯可乐扫了二维码,最近总有莫明其妙的人给我打电话。”更有一位同窗示意,他想换一个手机号来逃离这些骚扰。 对此,360首席反坑骗专家裴智勇示意,经过网站、木马病毒和不良商家的信息倒卖均可招致个体信息泄露,去年我国就有11.27亿条信息受到泄露。 裴智勇以为,扫二维码送礼物对个体的信息平安存在着必定的危险。“目前,大部分大型企业的APP不会采取‘地推’的模式吸纳客户,往往一些用户量不大或不出名的企业经过这些流动吸引用户,所以用户扫码面前的危险也会增大。” “二维码里面有能够隐藏着恶意链接或许病毒,随意扫街上的二维码很容易泄露信息,倡导先生不要由于贪图礼物而随便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 裴智勇说。(中国搜查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