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保险合同期为104年 显失情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卞广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20
摘要:保险合同期为104年 显失情理
  9月17日,北京市民刘女士反映,她2011年6月在某银行购买了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保险产品,当时向刘女士推销保险产品的人称,连续5年每年交纳2万元后,能取走10万的本金和分红。近日,刘女士想取回已交纳的10万元本金,但生命人寿保险方面告知,刘女士要取回所有本金的行为属于退保,只可取出9.8万元。刘女士提供的合同显示,保险产品合同期长达104年,2115年6月7日为合同期满日。(9月18日《京华时报》)

  据刘女士称,当年推销保险产品的人说,连续5年每年交纳2万元后,能取走10万的本金和分红,而保险合同标示的期满日是2115年6月7日。此时,我们不能单凭刘女士的表述,指责保险公司方面的过错,也不能认可保险公司的说法,因为保险合同也会存在操作失误。当争议已经成为事实,会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认可刘女士的表述,认为保险公司的合同期限无效;要么支持保险合同的期限,要求刘女士在104年以后再享受保险合同指定的权利。

  这两种说法,都有些极端。从法律上讲,生命人寿保险方面与刘女士是两个平等的法律主体,法律保护他们的权利,也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而我国《保险法》第4条、第5条和第11条规定,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几条法律以及人们的普遍认知,可以看出涉事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时的做法可能不规范,甚至有涉嫌违法、显失公平之处。在此事中,我更倾向于维护刘女士的合法权益,请提供格式合同的保险公司提出符合情理的依据。

  我们知道,保险销售,会经历保险宣传、市民了解、询问,再同意认购、签订合同,最终支付保险费,保险合同生效的过程。如果保险业务员向市民宣传、解释时是一套,而保险合同内容是另一套,就可能违背保险认购者的意志,保险销售就违反了协商一致、遵循公平的原则,进而侵犯保险认购者的权益。这样产生的保险合同就可能是无效合同。

  生命人寿保险与刘女士形成的误解,保险公司要做“善后”。刘女士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当年认购该保险时的依据,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其他投保人购买的该品种保险的合同样本,保险公司有义务提出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如果保险人员当时明确告知刘女士,保险到期日是2115年,其他市民认购该品种保险的合同期限也是104年,那么,合同有效,刘女士现在取回本金应承担退保损失;否则,应认为2115年到期的合同违反常理,保险公司应按刘女士的要求履行支付责任。

责任编辑:卞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