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 一个现代王朝的覆灭 卡扎菲执政42年,以效忠于自己的非正式组织机制取代正式的国家组织机制,以自己的家族和部落为基础,建立起个人的集权统治。路透社评论称,卡扎菲对利比亚的统治如同"宗教团体",缺乏国家机构和完善制度,利比亚的制度基础薄弱,法律紊乱 法治周末记者 薛洪涛 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古贾在班加西举行的庆祝仪式上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他还在讲话中感谢在战争中遇难的执政当局武装人员和平民,感谢为执政当局取得战争胜利提供帮助的所有利比亚人。 三天前,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苏尔特被执政当局武装抓获时中枪,随后因重伤身亡,结束了长达42年的卡扎菲王朝。42年里,这个王朝的政体频频变革,主导者只有一个———卡扎菲。 新政权或短暂混乱 卡扎菲死后,国际社会反应不一。欧美国家领导人纷纷表态,为结束卡扎菲40多年的统治而欢呼。而值得注意的是,海湾国家对卡扎菲之死保持了沉默。卡塔尔和阿联酋都曾参加北约领导的反卡扎菲行动,然而两国都没有对卡扎菲的死发表任何评论。大多数非洲国家对卡扎菲死亡一事反应平淡。 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李荣建教授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得知卡扎菲死亡时的感受———百感交集。李荣建告诉记者,卡扎菲死后,利比亚战争将会随之结束,利比亚局势也会逐渐稳定下来,利比亚民众将告别大规模战乱,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在卡扎菲执政前,利比亚经济严重依赖外部援助,特别是美英军事基地所支付的费用。1955年利比亚就开采出了石油,但石油财富与普通利比亚人无关,全部被西方人、昔兰尼加地区势力强大的家族和王室成员拿走。卡扎菲上台后,强硬地和西方石油公司谈判,把美国和西方在利比亚的所有产业悉数收归国有。 卡扎菲推翻了西方支持的伊德里斯国王,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反美倾向。他上台后立即收回了美在利的惠勒斯空军基地,并很快与西方疏远,指责西方对阿拉伯人发动了“新的十字军东征”。 卡扎菲曾每年给埃及提供1.25亿美元,给叙利亚4500万美元,给巴勒斯坦游击运动2500万美元,他还拿出钱来给马里、乍得、乌干达和尼日尔这些非洲国家,让他们与以色列断绝关系。 这也招来美国的报复,美国逐步对其政权施压:1972年召回驻利大使;1979年还把利比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卡扎菲在利比亚沿海设定“禁飞区”,防范美国战机。但1981年,美国战机闯入这一区域,并击落两架利比亚战机。1982年利比亚宣布和美国断交。自那年起,美国接连遭遇全球性恐怖袭击,而利比亚则沾沾自喜地暗示与之有关。 1986年,美国和利比亚的船只在锡德拉湾发生冲撞。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批准发动了“黄金峡谷”行动,空袭首都的黎波里等地,首要目标就是杀掉卡扎菲。袭击导致包括卡扎菲养女在内的15人死亡,但卡扎菲本人侥幸躲过了导弹。 当时卡扎菲能与美国坚持对抗还不得不提到苏联,1969年9月4日苏联官方就承认了革命政府,并暗示提供援助。更重要的是,利比亚迎来了财富井喷的黄金十年。 1961年到1970年,利比亚每天生产石油从1.8万桶暴增到331万桶。与此对应,国家税收从1970年的13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2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5亿美元升至1979年的245亿美元。人均收入从1951年的40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8170美元,甚至超过当时意大利和英国的平均水平。 1988年,美国与利比亚的冲突达到高潮,一架泛美航空公司航班飞机在洛克比上空爆炸,270人丧生,包括189个美国人。利比亚成为首要嫌疑国。联合国在1992年对利比亚进行全面制裁,给它施加压力交出嫌凶。然而美国除了加大对利比亚的国际制裁,对卡扎菲无可奈何。卡扎菲对美国在联合国策动的制裁决议嗤之以鼻。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卡扎菲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卡扎菲提出与美国合作打击“基地”恐怖组织。双方一拍即合,美利关系迅速升温。 2002年,卡扎菲政权为洛克比事件提供巨额赔偿;2003年,卡扎菲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也推进与卡扎菲政权关系的正常化。2006年,双方重新互派大使。2008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会见卡扎菲,利比亚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逐渐解冻。 李荣建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卡扎菲执政前30年,卡扎菲采取了与西方对抗的政策,反对美国霸权,不断对西方提出批评。 卡扎菲执政后10年,从21世纪初开始,为了改善利比亚的国际环境、维持他的政权、打破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的制裁和孤立,卡扎菲开始采取措施改善与美欧的关系,出访法国、意大利,隆重接待英国首相、美国国务卿等西方领导人。李荣建强调说,这绝不是卡扎菲心甘情愿向西方投降,而只是卡扎菲的权宜之计,客观效果上,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也延长了卡扎菲政权的寿命。但不论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卡扎菲骨子里还是反西方的。 就在卡扎菲执政42年后,利比亚民众通过起义推翻了他。对于此次利比亚变革的原因,李荣建认为,从宏观上看,卡扎菲下台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独裁以及由此造成的家族统治和经济政策失误。 具体表现首先就是卡扎菲变革太晚,经济领域的弊端、矛盾重重;其次就是在卡扎菲统治下官僚作风严重。李荣建举例说,他本人去过班加西,近几年班加西建了不少高楼大厦,但由于官僚作风严重,虽然这些现代化建筑完成了主体,却没有及时装修和分配给老百姓,老百姓没有住进去,自然怨声载道。 再次,由于对外援助太多导致了众多民怨,民众抱怨卡扎菲慷国家之慨,将国家财富送给外国,本国老百姓没得到实惠,并且一些部落也抱怨卡扎菲的政策,亲疏有别。总之在卡扎菲统治下民众长期受压抑,积累很多不满,尤其是年轻人。最后就是国际因素的推波助澜,受突尼斯、埃及革命成功的影响。 谈到利比亚的未来局势,李荣建认为,利比亚短期内可能陷入混乱,因为战争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再者利比亚执政当局各方势力还会继续博弈,以争夺新政府职权。但毫无疑问的是,利比亚未来政权近期在构成、政策、权力分配等方面肯定要受到西方的影响。 42年政体变革之路 1969年,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伊德里斯国王政权,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政变以后,由12名军官组成的革命指挥委员会(以下简称“革指会”)成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革指会任命内阁,组成中央政府。卡扎菲在1970年至1972年任职总理兼国防部长。 推荐阅读现实版汗血宝马亮相 身价800万堪比豪车(高清图) 三部委发文刺激消费住建部:保障房11月底前全开工 温州拟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 鄂尔多斯2200亿民间借贷难禁 组图:让贪官下马情妇们大起底 《股神争霸》七重好礼送不停 何志成:周小川把藏汇于民理解错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卡扎菲不断对利比亚政治体制进行调整,但从来不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为调整方向。1971年6月,利比亚宣布成立“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以下简称“社盟”),其他一切政党都被宣布为非法。 卡扎菲又于1973年4月15日发动“人民革命”,试图创立新的机制,宣布进行“文化革命”,并成立“人民委员会”,取代中央一级的革指会、内阁和地方政府。原有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被迅速打破,大批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人进入管理层,利比亚陷入混乱之中。 1975年4月,卡扎菲又取消社盟,成立新的组织“人民大会”,在中央一级称为总人民大会。与此同时,取消省一级行政建制。 1977年3月2日,总人民大会宣布更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总人民大会取代革指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总人民大会选举产生总秘书处,并选举卡扎菲为总秘书。由总秘书处负责任命总人民委员会,取代内阁成为中央政府,所有部长改称秘书。 这个“民众国”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宪法、也没有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部委机构。利比亚所有政府单位不设部长一职,负责人统称“书记(秘书)”,驻外单位不叫大使馆,而是“人民办事处”,相应地,大使也不叫大使,而称“书记(秘书)”。在地方机构方面,利比亚也都叫做“人民自治区”。 先后9次访问利比亚,与利比亚各阶层有广泛接触和交往的李荣建介绍说,卡扎菲是个铁腕人物,建立了自己的权力链,在过去的30年,卡扎菲通过各级“人民委员会”和“人民大会”管理国家行政。虽然利比亚有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部落,但部落犹如一个松散的团体,现在这些部落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已对利比亚政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可是不久后,卡扎菲对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的表现不满,又在全国各个部门自上而下开始组建“革命委员会”,成员主要是支持卡扎菲的政治经济主张、出身下层的青年。革命委员会在大学、新闻媒体、军队、警察乃至驻外机构中普遍设立起来。 革命委员会负责指导民众,捍卫革命,监督和推进整个利比亚的革命激情。革命委员会进一步打破国家的正式组织机制,加剧政权组织结构的碎片化,同时排除卡扎菲之外的其他领导人。到1978年年末,革命委员会的松散网络已经在全国铺开,并直接渗透到人民大会、人民委员会内部。 从1979年开始,卡扎菲每年会见革命委员会全体成员一次,革命委员会的中央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他们的活动。它们不久就被授权从事一些针对反革命行为的逮捕活动,并成立革命法院。法院的全体职员都是革命委员会成员,而不是经过正规培训的法官,不受法律约束。革命委员会的触手甚至伸到了海外。 1979年3月,卡扎菲辞去了总人民大会总秘书的职务,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开始自称“革命领导人”。只保留“革命导师和兄弟领袖”称号,简称“革命领袖”。这个革命领袖,当然是超然于一切之上的。在这条权力链的控制下,直选赋予人民委员会的权力实际又回到了卡扎菲手中。 通过复杂的政权改组,彻底打乱了国家的正式组织机制。利比亚政治体制从革指会的集体领导变成以卡扎菲为首的军人集团领导。以此为代价,由卡扎菲控制的非正式组织机制发挥着实质性作用。 1988年,卡扎菲宣布废除国家正规军与警察,取而代之以新成立的民兵组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卡扎菲开始削弱军官的势力。与此同时,他从西非和北非国家招募雇佣军,他们可以避免其他部落的渗透。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卡扎菲子女逐渐成年,卡扎菲将军队和国家的权力部分移交给他们。从1993年至今,卡扎菲的子女在国家和军队的势力大增,卡扎菲主要依赖自己的家族和部落控制利比亚。 卡扎菲的那些手腕 卡扎菲执政40多年来,挺过了数次暗杀、政变、骚乱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打击,也挺过了美国战机的狂轰滥炸和严酷的经济制裁。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部族方面的统治手腕。 推荐阅读现实版汗血宝马亮相 身价800万堪比豪车(高清图) 三部委发文刺激消费住建部:保障房11月底前全开工 温州拟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 鄂尔多斯2200亿民间借贷难禁 组图:让贪官下马情妇们大起底 《股神争霸》七重好礼送不停 何志成:周小川把藏汇于民理解错 卡扎菲一方面利用石油收入改善民众生活,但另一方面却严控和打压异己,加深和巩固权力。美国本来想通过军事打击破坏利比亚政府的稳定,但却产生了反作用:空袭引发了国内民众对卡扎菲的同情。 卡扎菲的政治手腕也非常高明。多年来,卡扎菲频繁地调换部长。据估计,利比亚在1969年至1999年有112名内阁部长,这一数目并不大,但他们在位时间仅一两年。1991年,卡扎菲又建议全国分为1500个自治公社。每个公社都拥有行政、立法和预算权力。 卡扎菲在政治上设立了相互牵制的人民大会、人民委员会以及革命委员会,这三者构成了卡扎菲政权的核心力量,也形成了利比亚的政治系统。由于利比亚缺乏正式的组织机制,政府部门责权不明确,组织管理混乱,任何异己力量无法利用现有权力架构形成有效组织。 经济上,卡扎菲推行均贫富的政策,这也为他的政权赢得了支持率;在他执政的40多年里,卡扎菲不断调整利比亚社会的财富分配。在“黄金十年”期间,他向民众慷慨解囊。政府在住房、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投资翻了20倍。社会上极度贫困的人员可以免费从政府那里得到住房。 农民也可以获得卡扎菲政变前被没收的土地,以实际价格1/10的低价购买农业用具以及牲畜。在企业里,所有雇员在10人以上的企业依据法规要将1/4的利润分给工人;5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必须有两名雇员参加董事会。这些都有助于将利比亚的石油财富进行更为广泛的分配。 经过第一轮的财富分配,到1975年,卡扎菲对新生资本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开始感到担心。1978年9月,卡扎菲发起了人民接管企业的风潮。3个月后,大约有180家公司落入了雇员的手中。 从1986年初开始利比亚却遭遇了经济困难,当时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暴跌到10美元。利比亚的石油总收入从一年220亿美元减少至100亿美元,接着又跌到80亿美元以下。利比亚财政赤字达到20亿美元。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从1988年开始,卡扎菲呼吁政府停止控制贸易活动,废除国家对进出口的垄断。在利比亚解除对零售业的强制令后,城市的市场与露天剧场重新开放。石油部门和重工业部门虽不使用新的私有化措施,但开始提倡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效率。 对于利比亚国内的100多个部落,卡扎菲了也采取了打拉结合的统治策略。在利比亚部族不可小觑。利比亚人普遍重视自己的部族身份。利比亚部落领袖拥有很高声望,地区的政治精英和宗教领袖往往和部落领袖重合。卡扎菲上台后不断助长部族主义,刺激不同部族彼此斗争,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 卡扎菲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学说,从1976年到1979年,卡扎菲连续发布3本《绿皮书》,主张建立“不要政府、党派、议会、军队”的“民众国”。卡扎菲还创立独有的“第三世界理论”,声称利比亚要走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路线。 卡扎菲也没有放过宗教,宗教势力也让卡扎菲感到不安。卡扎菲要求伊斯兰教服从他的革命意识形态,卡扎菲谴责伊斯兰学者(即:乌里玛)为“反动分子”,拒绝他们作为伊斯兰教监护人的权威角色,并寻求改变千百年来他们对伊斯兰教的解释。卡扎菲说:伊斯兰教不能拒绝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服装。 由于卡扎菲自诩为穆斯林世界的主要的革命领袖,伊斯兰教成为利比亚输出它的文化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利比亚资助全世界各色各样的政府、伊斯兰组织和极端组织。利比亚在全世界捐赠学校、清真寺和医院,资助经济开发项目以及绑架、爆炸和谋杀活动。当然卡扎菲的这些行为也受到穆斯林兄弟会和伊斯兰解放组织的质疑与反对。 卡扎菲将渐渐从历史舞台消失,新利比亚将谋求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