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银行法律人智慧 推动银行业法制建设 张在祯 可能是由于专业的缘故,大凡来到商业银行工作的法律人,不久就会发现商业银行业务的法律含量很高。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和对银行业务接触理解的逐步深入,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同时,也深感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开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等工作方面,已经并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平台作用,但其强大功能远未得以充分发挥。 值此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协会开展的“寄语中国银行业协会”征文活动,结合个人在商业银行法律与合规岗位的思考与感悟,谈谈协会在“凝聚商业银行法律人智慧,推动银行业法制建设方面”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协会在组织会员单位签订自律公约、制定服务规范、对法规制定修改提出意见、提示法律风险、协助银行个案维权、打击企业恶意逃废债、建立债权人联席会议机制、推动金融争议仲裁、推进银团贷款业务、推行合同(协议)示范文本、银行法律课题研究等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方面的成果,是卓有成效的。我深信在以下重大课题方面,协会特别是“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协调与推动作用。 (一)参与制定行业法规。相比《保险法》和《证券法》而言,《商业银行法》显得有些空洞,正如商业银行的一位法律与合规部总经理在协会组织的一次《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座谈会上叹言“感觉《商业银行法》没什么用”。更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资深法律专家已经通过专著的方式,系统地提出了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建议稿。尽管协会已经组织会员单位对《商业银行法》提出了修订意见,并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报送了《修改建议》,但是,为进一步推动立法机关尽快启动《商业银行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协会还应再次或者不停地倡议。当然,还有与商业银行有关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或司法解释的制定与修改,也需要协会组织会员单位积极推动。 (二)协助行业法规清理。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会感到法规清理工作是多么需要。非专业人士查阅法规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凡是经历过法规清理工作的人,大都尝过“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出现了“废法、修法难于制定新法”的现象,正如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黄毅主任所言“清理不容易,不清理了不得”。所以,动员银行业广大法律与合规人员,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协助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特别是监管机构对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立法、行政、司法解释进行修改完善,既是协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又是有利于行业发展、服务于全体银行从业人员的伟业。 (三)统一规范行业惯例。《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最高法院《合同法》解释(二)对“交易习惯”进一步解释为:“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2005版)也规定,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仲裁庭均应考虑合同条款、相关行业惯例和行业标准实务,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毫无疑问,协会在统一规范中国银行业交易习惯、惯例和行业标准实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四)汇编编纂行业法规。组织广大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法律与合规人员,紧密联系银行经营管理需要,以业余时间为主,按步骤、有计划、分门别类,全面、系统、持续地开展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关的国际条约(公约)、国际惯例、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惯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及其(立法、行政、司法)解释的选编、汇编、编纂,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定期出版;同时,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关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地方性规范文件,协会也可联络各地银行业协会(公会)参照上述方法协同开展工作。这对中国银行业全体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项功德无量的重大工程。 (五)研究行业建章技术。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建设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技术、体系设计、规划编制、计划制订、层级界定、基本流程、标题名称、语文特点、基本条款、法律合规审查、审议流程、清理维护、修改方式、汇编编纂、手册编制,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建设与合规建设的关系、与公文处理的关系、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规章制度管理系统、外部法规转为部内规章制度方式等“规章制度建设技术”,都是每家商业银行必然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完全可以在协会的统一组织下,集约化攻关,取得示范性成果,出版发行,供全行业借鉴享用。 (六)组织汇编典型案例。协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银行业信息集散中心,如果措施得当,组织会员单位或联系感兴趣的法律与合规人员,集银行业之力,每年汇编一部《中国银行业典型案例汇编》,并出版发行,是非常有意义的好事;如果再与中国银监会联手,更是相得益彰。此项工程若能持续进行,对于各家商业银行业开展案件防范、业务培训、交流经验等工作,都是很好的实用教材资料。 (七)组织行业法规培训。金融经济是知识经济。自我国商业银行恢复以来,银行业务培训就一直很重要。大型银行人才济济,系统内培训较为便利。广大中小银行,培训师资明显不足。近几年,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数不胜数,良莠不齐,难以决断,所以,恳请协会结合组织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工作,联络组织监管机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大型银行、著名高校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定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培训活动,特别是适时开展商业银行法律与合规方面的培训。可以说,广大银行从业人员正热切地期待着协会组织行业法规培训。 (八)反映会员咨询诉求。值得借鉴的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经常通过《会员单位近期所提意见的情况汇报》的形式向监管机构反映会员单位诉求;监管机构则以《关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会员单位近期所提意见的复函》的形式反馈给公会;再由公会以《关于转发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办公室〈关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会员单位近期所提建议的复函〉的通知》的形式印发各会员单位。当然,此种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派出机构。其中的问题是,关于监管文件的解释,根据“谁发布、谁解释”的原则,凡是银监会发布的监管文件和监管法规应由银监会发布部门负责解释。地方银监局工作人员无权解释,只能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疑问向银监会发布部门进行咨询后转述,并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由总行直接向银监会发布部门咨询。因此,如果中国银行业协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立此种工作机制,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组织共性难题攻关。以“商业银行大额资金被骗长效防范机制探索”课题为例,商业银行固然应当深刻认识金融诈骗案件频发现象,加强资金入出管理,防范内部员工风险,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推行优良的合规内控文化,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科技联控水平,严格执行反洗钱措施等等,但是,存款企业也要采取防范制度等等,特别是如何加强国家法制保障,运用刑法处罚措施打击日趋职业化、专业化的非法金融中介、资金掮客,特别是恶意“存款”活动,就不是仅靠商业银行自身努力所能做到的。再如,自《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出台后,将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以来颇有争议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立法问题,提上了令许多关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人不得不考虑的议事日程。既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组织银行业法律与合规人员为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立法问题献计献策,也是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的神圣使命。诸如此类的具有行业共性的难题还有很多。 (十)组织法律合规论坛。最近,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了《关于征集会员单位诉求的函》和《关于开展“寄语中国银行业协会”征文的通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希望此举能够常规化,并以纪念协会成立十周年为契机,由协会正式发起“中国银行业法律与合规论坛”;每年开展一次,可在不同地点;确需权威出面,欢迎专家登台,更要广泛组织动员;避免官样文章,既要涉及当前热点,也要关注工作难点,务必解决实际问题;事前征求论文,论坛交流发言,事后汇编出版;业内员工享用,行外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张在祯,男,196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华东政法学院(现为华东政法大学)1988届法学学士、1993届法学硕士。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银行总行合规部副总经理。业务专长:担保业务、信贷合同、存款业务、金融法务和银行规章制度建设。电话:02168476332,手机:13918106442,[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