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让法律走进寻常百姓家(1)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7-11
摘要:让法律服务更到位,让维稳防线更牢固,让矛盾化解更高效,让法治宣传更出彩……近年来,睢县司法局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优化举措、创新突破,不断强化法律保障、

法律服务更到位,让维稳防线更牢固,让矛盾化解更高效,让法治宣传更出彩……近年来,睢县司法局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优化举措、创新突破,不断强化法律保障、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安置帮教等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助手,为辖区群众分忧解难,让法律走进寻常百姓,为中原水城睢县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借力”,让法律服务更到位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睢县司法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紧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立足职能、因势而动,以优质法律服务助推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

他们选派资深律师为党委、政府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让律师在参与信访接待中搭起了一座传递法理、情理的桥梁。近几年来,该县律师在参与县委、县政府信访接待工作中,凡是遇到涉法信访案件,都能及时准确地为案件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在河集乡郭某上访一案中,律师赵祖强与郭某多次见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最终使郭某服从判决,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缓解了全县信访压力。去年以来,该局组织律师参与200多个信访接待日,接待涉法信访案件80多起,接待来访群众500多人(次),经律师释法说理、劝解返回的有60多人(次),被引导走上法律途径的有30多人(次)。

睢县司法局不仅在信访接待上向律师“借力”,而且在法律援助上向律师“借力”。去年以来,他们紧贴群众需求,突出法律服务帮民解难、指点迷津的独特作用,组织律师为600余名农民工依法讨回了血汗钱。该局了解到农民工王某、杨某等15人因没有及时拿到某鞋业制造厂拖欠的工程款,声称要集体上访的消息后,立即指派律师张燕军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农民工走法律程序依法维权。在律师的帮助下,农民工依法讨回了650余万元的血汗钱。

据该局局长靳俊亮介绍,他们还“借力”律师,将法律服务前移到企业,组建了产业集聚区法律咨询服务部,由干警和律师轮流值班,主动为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帮助企业起草、审查经济合同,评估法律风险,帮助员工解决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了律师服务与企业运行的良性互动。去年以来,全县律师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担任法律顾问120余,草拟经济合同200余份,参与经济合同审查110余次,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他们还想企业之所想,采取主动宣传、主动介入、优先受理、及时出证的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去年以来,为企业办理公证法律服务25件,审查合同50余份。

“回家”,让维稳防线更牢固

7月8日,记者在睢县社区矫正中心采访时,一名因寻衅滋事犯罪被判处缓刑在社区服刑的男青年,带着请假申请表及村委会开具的证明,到该中心办理因家中有事需外出的请假审批手续。该中心负责人告诉了他请假的有关程序,让他在家等候所在地司法所长的通知。听了中心负责人耐心细致的讲解,男青年满意地走出了社区矫正中心。

社区矫正,被称为是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或管制以及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犯罪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回家”路。

该局在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中心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切实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交接,坚持“见人见档”,做到“人档齐全”。档案内容严格按“社区服刑人员资料目录”逐一建档,突出个性化矫正方案设计,对社区服刑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矫正措施,并根据改造情况适时调整,做到区别对待、因人施矫,提高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矫正质量。

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他们分别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级管理,重点加强对严管级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做到情况明、思路清。自2012年3月该县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已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26人,其中解除矫正1023人,目前在矫503人。5年来,该局对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依法撤销缓刑3人,治安处罚2人,暂予监外执行收监3人,警告62人(次),重新违法犯罪率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不仅温暖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心,更让他们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脱贫致富的好典型,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扎根”,让矛盾化解更高效

要筑牢维护稳定的根基,必须建设一支能深深“扎根”于群众中的乡镇人民调解员队伍。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