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说到了“三年左右的眼界”,我觉得还需要扩展一下。因为考虑中国的问题,一定要有从短期到中长期衔接的思维。如果说往前做展望,考虑到未来30年的话,我认为未来3年眼界之内的不确定性,不能够冲掉未来30年的确定性。我们要努力地寻求和把握住真正长期的中国发展的确定性。从30年左右的时间段看,如果这个时间过去,我们就非常接近2050年中国梦伟大民族复兴的目标了。在这三十年或三十年出头的时间段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知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海宁观潮所写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已经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改革开放大政方针之下的现代化之路,这种只能顺应、不能违拗的世界潮流,概括起来我认为是六大方面:第一第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是必须解决的中国在工业革命落伍之后我们要从追赶到赶超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发展任务,而伴随的必然是城镇化,而且是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旁边第三第四就是“改革开放”四个大字所表明的市场取向改革、我们已经确立的市场经济目标模式要进一步形成现代市场体系的市场化,以及义无反顾的全面开放国际化。第五,是与寻求后来居上有密切关联的高科技化或者信息化。第六,是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全面依法治国所体现的法治化、民主化。如果从这个历史视角来看,种种的不确定性都不能排除历史规律从长期来看的表明的这种只能顺应、不能违拗的确定性。中国人从追赶到赶超,实现现代化,要认识到现在我们要把改革和社会问题这“两只老虎的赛跑”中,改革的速度促得更快一些,使他跑在前面,在2020年全面小康以后,一定要乘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当然离不开我们的实体经济新兴产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中的蓬勃发展,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方面的实质性有效支持,消除对于创新创业创造活动现存的不良的供给侧约束,特别是消除制度供给的约束。我认为这是政府应该全力抓好、做好的所谓“实事”,希望能看到方方面面的管理部门在做实事上对于我们的社会公众交出更好的答卷。 这些看法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责任编辑:金明正 HF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