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还贷:还是个理由吗?》(检察日报社2007年四星级稿件):这篇报道的影响力得益于充分的调查和严谨的分析。这是一篇言辞犀利而又切中时弊的报道,报道引用调查性数据充分,分析问题逻辑严谨,步步深入,丝丝入扣,结论既有说服力,也有权威性。 《丈夫拒签手术产妇胎儿双亡》(检察日报社2007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品”,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从这篇报道所引发的社会道德、医生医德、法律底线的社会大讨论中,就可以看出其影响力。报道在客观记述事件过程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提出了“生命与责任孰轻孰重”的问题,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法商”概念的提出与推广 “法商”是本报在人们熟知“智商”“情商”之后,提出并推广的一个新概念。2006年,报社编委会开始酝酿策划方案,经过多次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7000多字的《“法商”新概念推广方案》和《“法商”新概念报道方案》。从2006年9月到12月,《检察日报》陆续推出了累计十多万字的“法商”新概念系列报道,被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法商”逐渐成为社会广泛认知的“热词”,在全国两会期间被代表委员引用,并入选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等专家指出,“法商”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治社会,“法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重要,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公民素质。“法商”系列报道不仅启发人们思考“法商”量化评价标准,也对“法商”概念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全方位解读。这组报道获得检察日报社2007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品”和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