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BA智库/秦青图|网络 彼得·蒂尔被行业内的人称为硅谷的“黑帮教父”,他在1998年创建的在线支付网站PayPal人初创团队被称为“PayPal黑帮”。 1. 蒂尔阵容强大的创业黑帮 2002年,蒂尔和他的团队以15亿美元的价格把PayPal卖给EBay,兑现了5500万美元。如今,PayPal的创业成员,几乎全部成为硅谷的重头企业家。如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特斯拉创始人埃隆?穆斯克(Elon Musk),美国商铺点评网站Yelp的首席执行官杰里米?斯多普尔曼,YouTube创始人查德?赫利(Chad Hurley)和陈士骏(Steve Chen)等。 蒂尔是这个创业黑帮的团队核心,这个团队成员都是“怪咖”,在初创6人团队中,有4人中学玩过炸药。它们都知识渊博,掌握多种语言,精通数学。蒂尔让每个人只负责一件事,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独特的,没有竞争。在他看来,初创企业就像是黑帮,大家长时间在一起,甚至忽视家人,抛弃了周围世界,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强烈的归属感。 如今蒂尔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的风险投资人,并在2005年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了Founders Fund风险投资公司。2004年夏天,他以50万美元获得Facebook7%的股份,是扎克伯格的第一个外部投资人,当时Facebook在哈佛大学内已经有了10万用户,扎克伯格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这是蒂尔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蒂尔至少从这笔投资中套现了10亿美元,目前他仍然持有价值2亿美元的股份。 2.鼓励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2010年,蒂尔推出 “20 under 20”项目,每年选出20-25个20岁以下的青年天才,两年之内给他们10万美元去做他们自己最想做的创业项目。正如该项目的官网上所写的:Some ideas can't wait(有些创意实在不能坐等!),蒂尔鼓励大学生辍学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认为这是“10年来导向性最错误的慈善项目,他旨在贿赂学生抛弃学校教育。” 而麻省理工学院(MIT)却在项目成立之初就热烈祝贺它的两个学生入选,并称他们如果想回来随时可以回来。 在这个项目的网站首页,彼得.蒂尔还引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表明他的想法: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我从没让上学这件事干扰我的教育)。蒂尔想要证明:人们除了高等教育之外,还有其他的成功路径。而众所周知的是,互联网行业许多大佬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苹果前执行总裁史蒂芬?乔布斯都是中途辍学且创业有成。 不同于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蒂尔在学生时代循规蹈矩,考入了斯坦福法学院,和他的同学一样,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得到法学院的最高分,之后进入美国的最高法院。蒂尔是从数以万计的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十几个精英学生之一,他成为了最高法院的书记员。在联邦上诉法院工作了一年之后,他得到了书记员的面试资格,虽然面试进展顺利,但是他还是没能成功入选,这个打击让他意志消沉。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998年蒂尔转身投入硅谷互联网行业,创立了在线支付网站PayPal,之后他的事业却一直顺风顺水。在他的著作《从0到1》中他回忆道,2004年偶然碰到了以前法学院的老朋友,他被打趣道:“彼得,你是不是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竞争上书记员?”而蒂尔正认同他同学的观点,他在书中说道:“从后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都知道如果赢得当年那场竞争,我的人生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变。如果当年真的留在了最高法院,我可能这辈子都只能录取证言,起草别人的商业协议,而没有机会自己去创造新事物。很难说这两条路的差别有多大,只能说机会成本真的很高。” 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宗的观念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当官了还有空闲时间就去学习。一千多年来掌握中国话语权的儒生们认为青年才俊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大丈夫应该把当高官继而治理天下作为衡量自己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虽然古人还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寒窗苦读不过是为了有一天考取功名从而平步青云,所以到了清朝也就常常闹出“范进中举”那样的荒诞笑话。到如今,“官本位”思想虽然淡化,但是公务员还是被视为铁饭碗,成为很多大学生定位自己社会身份时的首要选项。 现如今,中国社会里广大热血青年的可以选择的路多了很多,但是在父母的嘱咐,老师前辈的教诲,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下,年轻人首先得踏踏实实地读书考试,最好获得名校的镀金文凭,所有人会告诉你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找着好工作赚大钱,这已经成为深入中国人骨髓的观念,就好比在古代,所有人都说只有当了高官才算成功。然而,当很多在学校志得意满的年轻人走入社会时,这种观念都会动摇,继而失去方向。吃不到葡萄的人开始“意淫”,“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的新闻频频爆出;吃到葡萄的人感慨,在茫茫江湖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自己不过是一个机器。 4.学业or创业,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更多 蒂尔并不认同传统经济学关于竞争的观点,他认为竞争只会使人限于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不利于集中资源创新发展。在他看来,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从小到大,我们都被告知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我们都需要挤破脑袋往上爬,教育体系既促使我们去竞争,成绩成为衡量每个学生竞争力的精准尺度,分数最高的学生既得到地位又得到证书和奖金,成绩不好的可能被老师家长责怪、嘲笑,找不到自我成就感。并且他认为高等教育更是一场困局,在高中时对未来有宏伟规划的学生,最后却陷入了与智力程度不相上下的同侪在传统职场上的竞争,而在美国,学生(或者家长)要支付的学费高达十万美金。 一代又一代,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年轻人同样的内容,而不顾个人的天赋和爱好。那些无法安静地一直坐在书桌前学习的学生,在学校屡屡受挫而感觉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而那些在考试和作业上出类拔萃的孩子,最终却只能在怪异的、与现实世界没有交集的学术界里找到个人归宿,而且越到高等教育阶段,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优秀的学生自信地”往高处走“,结果却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到把他们的梦想吞噬殆尽。。在中国“青椒”现象就是典型表现,很多人读完了博士生、进过博士后流动站,继而顺理成章成了大学老师,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得,最后却发现高校的环境比职场恶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