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司法改革方向有了但路要一步步走(2)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9
摘要:刘仕毕:问题应该不少。一线法官比较关心改革中的人员分类管理中的法官员额制,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健全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各自单独的职务序列,这里面又涉及法官任职资格问题。 陈光中:前两天

  刘仕毕:问题应该不少。一线法官比较关心改革中的人员分类管理中的法官员额制,“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健全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各自单独的职务序列”,这里面又涉及法官任职资格问题。

  陈光中:前两天我刚从上海开会回来,他们试点后反馈提得最多的就是法官比例的问题。按试点要求,法官比例只能占到30%,但现在法院普遍超员,很多行政人员占着法官的名额,这部分人怎么改革,很棘手。还有,法官助理划为司法辅助人员,这部分人年轻、学历高,是法院办案主力和骨干,也是未来法官主要的人才储备。改革要考虑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刘仕毕:但法官定额是大方向

  陈光中:定额非常重要,只有定额才能保障法官检察官的精英化,才能把待遇真正提上去。上海在尝试,新进人员不再从书记员干起,实习过后就可当助理,之后条件符合的可直接晋升法官。跟过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的培养方式区别开来。

  刘仕毕:另一项备受关注的是“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跟法官待遇直接相关,也关系着去地方化是否能落实。

  陈光中:根据上海试点的反馈,人财物统一管理他们提的不多,阻力是一定的。现在还在试点阶段,具体内容也不好讲。但习总书记讲话,省级以下的归省级管理,这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依照现有条件先改到这一步。

  再有就是上海经济发达,在上海试点不等于全国都能推行。因为经济发达,上海改革可能阻力小一点,上层应该是这么考虑的。应该再找穷一点的省试点,看看真实情况是怎样。我认为,中央要逐步加大司法经费的拨款力度,为以后进一步改革铺路。真正实现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就不能把法院的楼交给政府盖。

  刘仕毕:经济上自己当家作主才能排除地方化的干扰。四中全会的决定里特别提到,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陈光中:此举要解决的是领导非法干预的问题。理想状态当然干预越少越好,但依照具体国情,一些特别重大案件,像薄熙来案,涉及面非常多,还是需要有部门或机构出来协调,重点是保证这种协调要在法律框架内。

  任职资格

  行政让位是司改成败关键

  刘仕毕:法院院长的任职资格此轮司改并未提及,不少法律界人士颇为失望,社会上关于非法律专业人士主政法院的批评也从未断绝,阻力在何处?

  陈光中:有个例子,浙江上个月拟任命一个县委书记当地方中院院长,舆论反弹很大,非常不支持。

  刘仕毕:法律界就更不认可了,法官或法院院长应当具备什么资格应有个标准,不能上头说指派一个人来,就来领导法官们了,外行领导内行完全不能服众。特别是没有任何法学背景的人,我们底下的人都要问句“凭什么”。

  陈光中:所以虽然纲要和决定里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未来改革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像现在周强和曹建明他们都是科班出身,他一说话你就知道他是不是内行,很多工作都好开展,地方上应该借鉴这样的经验。

  刘仕毕:是,法院院长不是一个官职,而是法律权威的代表,应该有任职资格。新一轮的司改也确立了法官逐级遴选制度,是保障权威性的举措。之前存在这样的问题,比方说我们一所学校毕业,我去了地方法院而你去了高院,几年之后我就得听你的,那我肯定就有意见,还是那个“凭什么”的问题。

  陈光中:逐级遴选制度就是为缓和这个矛盾。还有一点,四中全会的决定里提到“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外行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这里提到的换岗和司法队伍的稳定性怎么结合?执法岗位一般就是行政岗位,他们不需要司法考试的。我心存疑虑,司法人员现在要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两关,执法人员不需要,这中间怎么衔接,搞不好会起副作用。

  刘仕毕: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治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细节问题有很多。在新一轮司改中行政力量能否让位,是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成败还要看以后的推进情况。框架已定,陈老对未来的改革前景乐观吗?

  陈光中:从决定的内容看,许多内容比我之前想象的规定得细致,有超乎想象和惊喜的部分,当然也有需要仔细斟酌的部分。但改革是一步步来的,关键还是之后的路怎么走。

  ★同题问答

  1.2014年,你个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仕毕:离职,离开呆了20年的法院系统。真正离开了,才发现司法之外有广阔天地。

  当法官时,我有意回避一些应酬和交际,因为担心影响工作。现在没这方面的顾虑,诗酒江湖,快意恩仇,日子洒脱太多了。

  2.2014年,国家和社会层面你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仕毕:今年5月份我发了个微博:天气反常,事件多发,翻了翻年历,原来是甲午年。有网友调侃我是唯恐天下不乱,其实没有,历史上的甲午年都是大变革大转折发生之年,这个甲午也不例外。

  3.你对国家未来最迫切的期待是什么,在你看来这种期待大概需要多久能实现?

  刘仕毕:最大的期待还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成吧,读书人总喜欢说一些“大词”,我希望国家的未来图景是“宪行天下、法治中华”,法律能够获得权威和尊严,而不是随便为权力所左右。

  4.如果幸福指数从一到十,你给现在的自己打几分,为什么?

  刘仕毕:8.5分。我还是对比着来说,我给过去的生活打8分,毕竟20年的时间,职业情感在那里,而且说法官惨,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我很感激过去的经历。至于多出的0.5分,就打给自由和志趣吧。

  上层需要重视法官流失的问题,司法改革也应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一直主张法官收入要比一般公务员高。这几年也开始有评级和一些新办法出台,但具体的、可实施的措施还没见到,很多人等不及就走了。

  ——陈光中

  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治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细节问题有很多。在新一轮司改中行政力量能否让位,是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成败还要看以后的推进情况。

  ——刘仕毕

  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