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思想作风党性的集中“补钙”“加油”(2)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张鑫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29
摘要: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喊口号表态,必须落细落小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干部普遍谈到,必须坚定不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党中央决策,让党中央绝对放心。一些省

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喊口号表态,必须落细落小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干部普遍谈到,必须坚定不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党中央决策,让党中央绝对放心。一些省区市领导干部说,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决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搞地方主义、本位主义。一些中央企业领导干部说,要牢记第一身份是党的干部,第一责任是夯实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增加而不是透支党的威信。一些中管高校领导干部说,要把政治上明白作为修身治校的基石,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很多市县领导干部说,对党忠诚,要听党中央的话、跟党中央走,倾听群众心声、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很多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说,要突出政治坚定,勇敢站在反分裂、反暴恐第一线,为各族人民站好岗、放好哨。

严以用权,树立忠诚干净担当新形象

在“严以用权”专题学习研讨中,各级领导干部聚焦为谁用权、怎样用权,认真查摆剖析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等问题,划清权力边界和用权底线,增强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自觉性,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权力只能为公、不能为私。有的领导干部说,权力从何而来,直接决定对谁负责、为谁而用,决不能把权力当成个别人的恩赐,看成个人奋斗的结果。权力是把“双刃剑”,腐败分子之所以被人唾弃,根本是公权私用。不少领导干部谈到,决不能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做了一些贡献就有资格享受特权。很多市县负责同志表示,不谋私是严以用权的第一要义,要经常想想是不是把权力用到为民谋利上。

权力再大也不能随心所欲,权力再小也不能忘记底线。有的领导干部说,坏一次规矩就会使党丧失一分威信、丢掉一片民心,决不能违规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出让等事项。权力一旦被金钱绑架,就会坠入深渊。一些省区市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表示,要深刻汲取前车之鉴,当好选人用人的“守门员”。一些政法系统领导干部表示,用权偏了斜了是群众对司法不公最强烈的反映,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一些中央企业领导干部谈到,国企领导干部不是普通的“生意人”,不能放国家的水、浇私人的田。一些中管高校领导干部谈到,要坚决堵住招生、后勤基建、职称评审、科研经费使用的漏洞和“暗门”。

要主动把权力放在人民眼皮底下运行。有的领导干部谈到,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决不能把自己当成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特殊干部,更不能回避监督、抵触监督、对抗监督。腐败分子往往喜欢搞“地下活动”,很多腐败问题都是暗箱操作的结果,都见不得光。一些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谈到,把“班长”当“家长”,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容易作出错误决策,对事业贻害很大。一些领导班子成员谈到,议事决策要敢于说话,议定事项要坚决执行,出现问题决不能用集体决定做挡箭牌。

权力和责任是“孪生兄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权力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有的领导干部谈到,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帽”干事,如果遇事“溜肩膀”,就会丧失掌握权力的资格。很多领导干部谈到,“为官不为”是改革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要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当“庸懒官”“太平官”。“为官有为”既要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要解决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办事,不给后人“埋钉子”“留尾巴”。

真改实改,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以学习研讨促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着眼“三个见实效”目标,推动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有效解决。

着力解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问题。一些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出台不妄议中央、不向党索要、对组织不说假话的具体制度,如“十不规定”“12条政治规矩”“7个必须20个不准”等。一些省区市、中央企业、中管高校出台领导干部言行规范、践行“三严三实”具体规定,从细节小事立起规矩。

着力解决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根据中央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集中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私设小金库、收红包等问题。30多个中央有关单位和省区市整治领导干部亲属利用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承揽项目。40多个中央部门和省区市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主要负责同志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等制度。

着力解决“为官不为”、庸懒散等问题。200多个中央单位和省区市列出“为官不为”具体表现,逐项深入整治。80多个中央有关单位和省区市制定干部能上能下、领导干部提醒函询问询诫勉实施办法,对问题干部实行“召回”管理。许多地方和单位推进干部约谈、巡视监督、经济审计、严肃问责常态化。

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贪腐和执法不公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20多个省区市紧盯农村征地拆迁、“三资”管理、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重点问题,逐乡逐村摸底排查,一项一项抓好整治。政法系统集中整治执行不力、久拖不决,越权办案、包庇纵容,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等问题,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正在运用专题学习研讨成果,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工作,“严”和“实”的精神正在党员干部思想深处扎根,“三严三实”新旗帜正在高高飘扬。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9日 01 版)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