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方冰灾后,湖南掀起建设高速公路的新高潮,各路老板纷纷涌进湖南,谁都想分一杯羹。处于关系网中心位置的陈明宪因为讲义气、爱面子、肯帮忙早已“声名远播”,自然就成了各路老板的座上宾,那些长期以来在高速公路市场上拉皮条、当中介的对其更是趋之若鹜。 据陈明宪回忆,当时上千个各种类型的施工标段集中进入湖南,高速公路竞争白热化。湖南高速公路标段的划分为1亿至3亿元左右,按照业内中介费用的潜规则,一般为工程合同价格的3%至5%,即一个标段可让中介人提成300万元到1000余万元。 拥有巨大权力,恰逢公路建设迎来巨额投入时期,陈明宪与请托人、工程老板等之间的钱权交易、利益输送便成了家常便饭。 据陈明宪交代,自己在给别人打招呼时,根本没有想后果,答应了即办。不外乎三种形式:一是当面交办,如果正好业主(项目经理)在场就三头对六面交办,如果不在,打个电话叫过来,当面交办;二是批条子,从未顾及留下什么把柄,就在纸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三是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业主,电话里头交办。过程很简单,一般都是短平快,分分钟就给办了,所以事后也忘得快。 “帮忙帮忙,把自己帮进了牢房,我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是因为我的无知,愚不可及。有那么多前车之鉴,是什么使我迷住了双眼视而不见?明知道有种‘五九现象’,为何到了自己时却晚节不保?我无言以对,无面目以对。”陈明宪说。 然而,陈明宪的忏悔书却被一些办案人员认为“多是表功、推脱,少有悔意”。记者也发现,这份22页的忏悔书,最大篇幅是罗列头衔、荣誉,表达自己“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一心扑在事业上”,自己在单位是如何“一呼百应威信高”,其次则是埋怨他人、推脱责任。 防堵“能人腐败”须扎紧制度篱笆 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监管薄弱、腐败频发的现象,必须从制度层面约束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官员的权力,并通过教育、监督来进一步规范其行为。 近几年,湖南省交通系统要案频发,被称为塌方式腐败。经湖南省纪委调查,湖南交通系统系列腐败案涉案人员数十人,除陈明宪外,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冯伟林,以及原副厅长邹和平、李晓希等3名厅级干部和16名处级干部先后落马。这些落马官员中,曾有不少人被认为是“能人”“能吏”。 在全国引发关注的高速公路官员集中落马事件背后,一方面是高速公路建设急速发展让湖南交通系统迅速成为矛盾和利益的集合体。数据显示,仅2008年和2009年,湖南省连续新开工高速公路33条、3072公里,两年高速公路总投资2543亿元,超过了前16年的总和。 另一方面,内部“封闭运行”的交通管理体制使得权力缺乏约束。近年来,为加快交通建设,不少地区采取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投资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 由于交通建设和管理基本上在其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交通建设方面既是管理者,又是投资者;交通规费通行费收入方面既是收缴者,又是使用者;统贷转贷资金方面既是受贷者,又是转贷者;工程招投标方面既当发包商,又当承包商。因此在投资和管理体制以及监督机制上都存在着腐败的温床。 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下属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单位是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集开发、投资、建设、管理为一体,政企不分,权力集中。 记者发现,在陈明宪主政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期间,他集人事权、财务权、行政审批权等于一身,拥有充分的资源调配权。陈明宪等利用“串标”“围标”和“清标”等操作模式,让交通建设公开招投标成了一种摆设。 回忆起为期两年半的“一把手”生涯时,陈明宪说:“当了‘一把手’,说话算话,管用了!反对我的人不吭声了,远离我的人一下子亲近了,不听话的服服帖帖了,一呼百应,呼风唤雨!”据了解,在他任上,交通建设从工程立项到干部人事安排,他几乎一手遮天。 业内专家建议,要遏制交通运输系统领域的腐败,一要改变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等集中的权力实行分解,实现权力相互制约。 二是有关方面要研究完善交通系统招投标、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规定,尤其是要设计一套更为合理、公平、公正、透明的招投标制度,并狠抓落实,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影响招投标结果。 三是要对“一把手”实行分权,实行职权法定化规范化,完善议事制度和公开制度规定,做到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等集体决策,决策结果必须公开透明、有记录、可倒查。 针对“能人腐败”,湖南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则建议:从官员选用、提拔升迁等入手,切切实实在思想上、组织上、监督上做到以德为先、以德为要,推动“能上能下”,让有能无德的官员无职无位,对纵容“能人”导致腐败的上级官员和部门加大追责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