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如果一不小心掉进了虚假广告的骗局,应该如何维权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刘双舟教授在接受强国论坛采访时表示,消费者维权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一是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目前工商部门大都公布了举办电话,按照规定,工商部门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消费者答复;第二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进行维权,包括消协在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有权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第三如果在证据充分的条件下,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广告主赔偿损失;第四是向媒体反映情况,通过舆论监督的形式进行维权。 普通消费者如何识别哪些广告是虚假广告? 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广告,广大消费者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出哪些广告是虚假广告?刘双舟教授指出,新《广告法》对虚假广告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其中第28条指出,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刘教授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快速识别出哪些广告是虚假广告:一种是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宣称有效率和治愈率,有误导性嫌疑的,一定违反了广告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虚假广告;一种是投资理财产品,对未来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或者没有风险提示的;另外,对于明星代言的产品,如果在广告中使用“祖传秘方”、“药到病除”等断言性词语的也可以认为是虚假广告。刘双舟教授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