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十八大后22中央官员空降地方:多是副部级别平调(3)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秦晶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拥军,履历显示,他第一份工作是中纪委信访室干部,之后任中纪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中纪委办公厅副局级纪律检查员,1999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办公厅副厅级干部,之后又回到中纪委担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拥军,履历显示,他第一份工作是中纪委信访室干部,之后任中纪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中纪委办公厅副局级纪律检查员,1999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办公厅副厅级干部,之后又回到中纪委担任外事局局长。2014年1月,从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位置上,调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纪检系统的大规模“空降”成为十八大以来人事调整的重要特征。在胡仙芝看来,“纪检监察官员交流任职偏多,这种现象与我国当前中央重拳治腐的大环境基本相适应,这也说明了我国各地打击腐败治理贪官还远没有结束,中国治理腐败还继续在路上。”

  调往东部的官员最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的22位离京官员中,调往东部沿海地区的有9人,数量最多。

  在调往东部的官员中,涵盖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之所以调往东部的官员比较多,在胡仙芝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十八大以来,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调往中央的高级官员比较多,这些岗位造成的空缺不会全部从地方填补,派京官任职顺理成章。

  其次,与当地的反腐倡廉有关,“某个地方因腐败抓了一批人,可能容易发生窝案、串案,不适合在当地选拔官员,这个时候就可以派高素质的京官到地方,对地方的工作开展更有好处。”

  自2013年5月起,根据中央部署,中央巡视组启动了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与同级政府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至今为止,已完成对地方的巡视。巡视之后,一些地方的省级官员应声落马,最为严重的是被称为“塌方”式腐败的山西省,包括时任山西省副省长杜善学、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山西省委秘书长聂春玉、山西省统战部长白云、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等官员均被调查,其中5人为山西省委常委。

责任编辑: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