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男子假冒中纪委办网站骗取23万元 诈骗手段曝光(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鑫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2015年4月,公安部网站发消息称,一名叫张晓娟的人冒充中纪委人员,谎称可以帮助销毁证据,公安部网站同时公布了骗子的通知内容,骗子所发出的通知落款为“中央纪委第九巡视组”,通知内容为,“我是中央纪委第九巡

2015年4月,公安部网站发消息称,一名叫张晓娟的人冒充中纪委人员,谎称可以帮助销毁证据,公安部网站同时公布了骗子的通知内容,骗子所发出的通知落款为“中央纪委第九巡视组”,通知内容为,“我是中央纪委第九巡视组调查员,近来收到实名举报信,提及你巨额经济财源不明,并提供了大量证据,经我们长期调查,已掌握相关证据,现中央对反腐反贪打击十分严厉,如能和我们达成共识,请在收到信后三天内将22.8万元汇入我农业银行账户。如不照办,会根据相关程序办理,孰重孰轻你自己知道,我们收到钱后会将手中证据全部销毁。”

此外据媒体报道,一些骗子还会群发短信称“中央巡视组已在调查。”短信还附上银行账号和持卡人姓名。

骗术之二

忽悠可以“捞人”

除了承诺帮忙销毁犯罪证据,一些骗子还自称能够“捞出”已经被立案调查的犯罪嫌疑人,2014年9月,宜宾市公安局发现,某网站工作人员温某对宜宾市某涉嫌行贿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家人进行诈骗,经查,温某以网站是中纪委下属单位的名义,告诉刘某家人他与中纪委等部门领导很熟悉,温某还出示了可以向中纪委直接反映问题的“红头文件”,并表示可以帮助刘某脱罪。随后温某以向中纪委工作人员打点为由先后骗取刘某家人人民币200余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该网站与中纪委毫无关系,温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也被警方抓获。

骗术之三

谎称“认识领导”

还有一些骗子虽然冒充中纪委人员行骗,但索要钱财理由与查办案件无关,而是谎称认识高层领导和“大人物”,可以帮助他人获取利益。去年9月,山东省郓城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赵某提起公诉。

经查,无业人员赵某因做生意赔钱,便冒充中纪委工作人员,以帮助郓城县某村进行招商引资、旧村改造、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办养老保险等为诱饵,取得韩庄村村民委员会及村民信任,先后骗取财物合计人民币150万余元。

骗术之四

骗“办案保证金”

有些骗子以配合中纪委办案的借口骗取钱财。去年10月,南京市居民刘某接到一名自称中纪委上海办事处“杨主任”打来的电话,“杨主任”称中纪委在调查江苏部分官员贪污时,发现刘某用自己的公司账户为多名官员领导洗钱,还帮助拆迁办主任行贿,从而申请到巨额拆迁补助。做生意的刘某表示自己房子并不涉及拆迁,“杨主任”所说的事情子虚乌有。很快,“杨主任”又打来电话称查实刘某的身份证被人盗用,但由于处于调查赃款去向的秘密期,该案属于高度机密,刘某必须无条件配合,否则涉及犯罪。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