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各方携手查控破解被执行人难找(2)

摘要:新疆法院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案件23案23人,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决定司法拘留共计704案741人次,其中,各级法院自行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474人次,通过公安机关协助司法拘留267人次。 明

新疆法院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案件23案23人,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决定司法拘留共计704案741人次,其中,各级法院自行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474人次,通过公安机关协助司法拘留267人次。

明确责任配合好

专项行动中,针对司法拘留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共同出台《关于建立社会矛盾化解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对司法拘留人员开展教育说服、督促履行和矛盾化解的长效工作机制,变简单强制为强制与教育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执行效果。法院依托信息化提升执行效果,相继研发司法拘留信息管理系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分级分类管理系统、限制出境人员管理系统等,不断规范各类强制措施的适用。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现行执行案件、长期未结执行案件以及因阻碍、逃避执行或转移财产等导致无法执行而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的案件,都要纳入打击对象摸底范围。对作为犯罪线索移送的,要对照相关犯罪构成要件进行研究,保证移送的犯罪线索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对于司法拘留线索,只对需要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措施的进行移送,不能选择性移交。

去年12月18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制定《关于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若干意见》,明确公检法三家的具体职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形成联合执法威慑力,严厉打击老赖行为。

浙江法院多年来切实加大信用惩戒,打造多层次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示平台、多部门合作的信用惩戒机制,坚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制度,压缩被执行人生产、生活、消费空间,迫使被执行人积极履行债务,努力营造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新格局。

云南各级法院将专项行动中协作查找、拘留的工作措施固化成制度,形成“快立、快捕、快审、快执、快结”的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配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其中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昆明市检察院、公安局,针对调查取证、线索移送、协助审查等工作环节,制定了规范高效的控制管理流程,案件办理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信用惩戒莫小觑

专项行动中,多地法院将信用惩戒作为一项常态化措施,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