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消失”的黑车“变脸”快车 忐忑中亟待监管出炉(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张鑫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7-31
摘要: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全国两会时直言,私家车永远不能参与专车运营。在多地执法部门眼中,接入打车软件平台的私家车即为“黑车”。近日,上海、北京交通执法等部门频频加大对网络“非法”客运驾驶员的处罚力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全国两会时直言,私家车永远不能参与专车运营。在多地执法部门眼中,接入打车软件平台的私家车即为“黑车”。近日,上海、北京交通执法等部门频频加大对网络“非法”客运驾驶员的处罚力度,并接连约谈滴滴快的、优步等打车软件平台。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最关键的症结在于,快车是否能够取得合法营运资格。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新华网记者表示,对于快车一味的禁止或一味的放任都不可取。改善当前打车市场供小于求的痼疾,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平衡,同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都是未来的监管意见所需要考虑的。

对于私家车“拉活”所产生的安全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建议,应当建立完整的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快车司机的失信成本。另外,还要促进信息透明化,让司机的诚信和违约信息均录入系统,并且能够被消费者查询到。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监管办法应该会明确制定一些准入门槛,但是大的方向应该是鼓励创新而非扼杀。对于即将到来的监管办法,市场都在忐忑中等待。

为前途担忧的小王或许很快就到了要做出抉择的时刻。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