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报告介绍,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公开力度,创新司法公开方式,推动全方位的司法公开。 2012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12月26日,会议对该报告进行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对审议意见进行了汇总整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审议意见精神,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3月底专门召开第三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周强院长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新要求,会议把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出专门部署。半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取得新进展。 报告介绍,各级人民法院紧密结合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实际,从解决影响知识产权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入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维护知识产权司法公正,努力增强知识产权司法公信力。继续完善裁判文书网络公开制度,改版升级“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平台,实施上网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提高裁判文书的上网率。
推进知产审判“三合一”试点 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研究规划,稳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对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特别对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和适时有序扩大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提出多个可行性建议。 报告介绍,半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精神,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适应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司法需求,扩大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数量。根据专利案件不断增长的趋势,修改相关司法解释,适当下放专利案件管辖权,指定符合条件的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专利纠纷案件。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选任更多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知识产权审判,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方式、流程,改进参审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参审效果。
积极探索加大赔偿力度途径 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介绍,各级人民法院继续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充分维护权利人利益。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时,不少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强调要提高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介绍,各级人民法院增强赔偿方法的可选择性,提倡和引导运用针对性强、灵活多样和行之有效的损害赔偿方法,尊重权利人的选择权,积极探索加大赔偿力度的途径。积极运用经济分析、专业评估、会计核算等方法,提高损害赔偿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合理采取知识产权保全措施,充分利用保全制度的时效性,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准确把握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和程序,既为权利人及时提供保护,又防止滥用诉讼权利。
商标案审理司法解释将出台 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介绍,做好商标案件审理、知识产权诉前保全等司法解释的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出台。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时,多位委员、代表提出要加强对知识产权案件和审判工作的研究,及时统一裁判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介绍,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调研,围绕审判工作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找准调研工作着力点,及时总结新经验和解决新问题。继续深入贯彻“加强保护、分门别类、宽严适度”的司法保护基本政策,根据各类知识产权的属性、功能、特点以及实践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司法政策内容。不断完善司法保护政策体系,根据国家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司法政策,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进一步加强热点难点问题和新类型案件的调研指导。加强网络环境、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等带来的新类型案件的调研,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和转化调研成果,统一新难法律适用问题。
|